[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存贮式温度压力计无效
申请号: | 97216255.0 | 申请日: | 199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408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9 |
发明(设计)人: | 骆仁星;马云泽;李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和电气(襄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4/00 | 分类号: | E21B4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存贮 温度 压力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油气井井下温度、压力自动采集存贮的仪器。
油田油气井井下压力、温度等参数,对油田的生产至关重要。油田通过对井下压力、温度曲线分析,可判断出该油气井工作情况的好坏及所处区块油藏分布状况。所以,油气井测温压的准确程度及测试方法对油田来说十分重要。
目前,在国内普遍采用机械式压力计,它将数据记录在卡片上,由此分析计算压力值,其测量精度不高,测量成功率也较低。申请号92205665披露的“石油井下压力测试装置”,它由井上及井下两部分组成,井下测试信号经放大后通过导线传导到井上,由井上仪器进行数据处理,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另外申请号93237518披露的“高精度电子压力计”以及许多同类企业生产试制的各种电子压力计,均存在某些不足,诸如操作方式复杂、不能连续记录多口井资料、测试时间短、温度响应慢、无法有效测得井温梯度及脉动井温、温度对压力测试影响大,造成压力测试精度低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油田井下测试提供一种现场操作简单、与井上不需电缆连接、能连续记录多口井资料、测量精度高、工作时间长的高精度存贮式电子温度压力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存贮电路、芯片接口及可控电池等部分组装在一个圆管形密封式外壳内,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自供电源。密封式外壳在温度压力传感器安装处分别开有槽孔。便于直接感测介质的压力与温度。数据采集存贮电路中CPU控制单元通过单片机编程按需要自动通断电路中各部分电源,存贮单元按顺序循环存贮记录多组采集的数据。井下数据采集存贮完毕后,从井下取出该存贮式中电子温度压力计通过接口与回放仪联接,便可通过回放仪读出井下数据,完成井下温度压力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后,使仪器能耗大大降低,延长了工作时间(长达600小时)采用大容量存贮电路,可连续循环存贮多口井资料,简化了测试中操作步骤。槽孔式结构则便于感测到真实准确的压力值,减少测量误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地面回放仪的组成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自动控制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密封式外壳1、压力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数据采集存贮电路4、芯片接口5、可控电池6等部分组成一个独立整体。压力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数据采集存贮电路4、芯片接口5、可控电池6等部分全部组装在密封式外壳1内,密封式外壳1采用组合式结构,它是一支细长的组合式圆柱形管状体,其中安装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的地方,留有槽或孔,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经密封后仅让压力传感器测压口及温度传感器测温探头对外敞开,直接感触介质的压力及温度。
在传统的电子压力计中,为了密封的简单方便,温度传感器大都安装于压力计内部,通过外壳导热进行温度测量。这样,感温速度慢(达5min以上),灵敏度极低,不可能精确实测井下温度梯度和各点脉动井温。本实用新型采用槽或孔等类似的外壳结构(如图1所示),这样温度传感器不需要中介物质导热感温,而是直接与被测物体(油井中的石油、注水井中的水、气井中的天然气)接触。另外压力传感器经密封后,仅让测压口对外敞开,这样大大提高了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实现了温度及压力的准确测试。同时,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温度实际测试,也为压力计压力自校准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温度压力校正表,大大减少了温度对压力测试数据的影响,提高了压力测试精度。
本实用新型数据采集存贮电路4中含有CPU控制单元、存贮单元等,CPU控制单元是一种单片机系统,即通过单片机根据工作需要,自动切断或开通数据采集存贮电路中各组成部分电源。其电源自动控制原理图如图3所示,其中A为供电电源,B为测量、存贮、变换等电路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和电气(襄樊)有限公司,未经泰和电气(襄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6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