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需外设电源的电话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7217371.4 | 申请日: | 199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4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杜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万国;沈阳知信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08 | 分类号: | G08B1/08;H04M11/04 |
代理公司: | 辽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红梅 |
地址: | 110035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设 电源 电话 报警器 | ||
人们远距离向公安机关或有关人士报警求助,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就是通过公众电话。但在与不法之徒同处一室时,拨打电话报警将受到限制;有时在危急时刻,求助者由于心情紧张可能说不出话,不能及时报警。再者,现有的同功能电话报警装置一般都需要外设电源,不仅机壳体积大,而且每隔一定时间还需更换电池,电路也比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外设电源的电话报警器,其静态守候电流几乎为零,体积小,可作为紧急报警、防火、防盗报警器等。
这种不需外设电源的电话报警器,包括报警器壳体10、极性转换电路、自动摘机电路、语音电路,其特征是触发开关16并联于限流电阻R1两端,与电话线串联;极性转换电路D1-D4分三路分别接摘机电子开关4、降压电路1、2;降压电路1接发号电路3;发号电路3分别接摘机电子开关4、入网电路9;降压电路2接触发自锁电路6;触发自锁电路6分别接振荡分频电路7及摘机/置号/重拨开关电路5;振荡分频电路7分别接触发自锁电路6及语音电路8;摘机/置号/重拔开关电路5接发号电路3。报警器10的引出线15与电话线并联。
该电话报警器设计有降压电路、摘机/置号/重拨电路、振荡分频电路、触发自锁电路等,利用电话线的电源,工作时相当于正常拨通电话,静态时守候电流几乎为零,还可与其它传感器相接,作为相应功能的报警器使用;该装置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便于隐蔽,可在该报警器上安装数个触发开关、传感器;可靠性高。
附图1为不需外设电源的电话报警器壳体示意图:
附图2为不需外设电源的电话报警器电路框图:
附图3为不需外设电源的电话报警器电路原理图:
这种不需外设电源的电话报警器,包括报警器壳体10、极性转换电路、自动摘机电路、语音电路,其特征是壳体10为长方体,正面有置号开关11、话筒孔13、录音开关14,上面有拨号键12,背面引出线15与电路A、B端相接,并联在电话线路上。既可在同一报警器上并联多个触发开关,也可在一部电话机的线路中并联多个该报警器。触发开关16即是电路中的S1。触发开关16并联于限流电阻R1两端,与电话线串联;极性转换电路D1-D4分三路分别接摘机电子开关4、降压电路1、2;降压电路1接发号电路3;发号电路3分别接摘机电子开关4、入网电路9;发号电路3的X1-X4、Y1-Y3分别与接键12的引出线相连。摘机电子开关4一路接至发号电路3的电源端、一路接至摘机/置号/重拨开关电路5的电源端、一路接至语音电路8的电源端、另外一路接至入网电路9的Tr4集电极。降压电路2接触发自锁电路6;降压电路2由电阻R3、二极管D7、稳压二极管D8组成,接至自锁电路6的IC3电源脚16;触发自锁电路6采用集成电路CD4053中的脚1、10、15所组成的开关Y,Y输出接至振荡分频电路7的IC4电源脚16,IC3中2通道Z、X开关分别为振荡分频电路中4、13脚输出信号的反相器;IC3的4脚接摘机/置号/重拨开关电路IC2的脚13。触发自锁电路6分别接振荡分频电路7及摘机/置号/重拨开关电路5;振荡分频电路7分别接触发自锁电路6及语音电路8;双音频/语音放大、入网电路9的Tr4的基极接自2输入“或”门D10、D11,其中D10接自发号电路3双音多频端;D11通过限流电阻R14接自语音电路8的IC5放音输出端;Tr4的集电极与Tr2、Tr3的集电极相连。振荡分频电路7的IC4的脚7通过反相电路Tr5接至语音电路8的IC5放音触发端。摘机/置号/重拔开关电路5接发号电路3。摘机/置号/重拨电路5的IC2脚9、10分别通过开关S4接至挂断电路Tr6基极、S5接至发号电路3的IC1的脚4;IC2的脚11与IC1的脚18相连;IC2脚14接自摘机电子开关Tr2、Tr3的集电极。报警器10的引出线15与电话线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万国;沈阳知信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杜万国;沈阳知信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73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