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浇混凝土管道制管机无效
申请号: | 97217640.3 | 申请日: | 199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984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虎星;刘明;李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1/038 | 分类号: | F16L1/038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聂孟民,李树田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管道 制管机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现场一次成型连续生产混凝土管道的现浇混凝土管道制管机,特别适用于制造农田节水灌溉的低压输水管道或城镇排污水管道。
目前现浇混凝土管道是采用气囊制铺机(中国专利申请号89100608·7)、电动滑模制管和挤压成型(中国专利申请号89218805.7和89218892.8)。气囊制铺机和电动滑模制管所生产的管道主要是因柔性内模受振动影响易使成型的管道密实度不均,抗压、抗渗能力差,而且施工设备多,施工麻烦,生产效率低。挤压制管在浇筑过程中需牵引或辅助驱动,管道的连续性不好,同时因现浇混凝土管道所需混凝土拌合料为干硬性,如不施以加压振动,生产的管道难以满足抗压、抗渗与抗爆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在农田低压输水管道或城镇排污水管道施工中可以现场连续浇筑一次成型,且提高管道的浇筑质量的现浇混凝土管道制管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前后两侧各装有一个行走轮的底盘,自底盘的前面向后依次安装动力传动装置轴承座、进料斗、振动装置、配重等组成部分。外模由两个断面形状(马蹄形)相同的分别称作成型外模和抹光外模对接在一起组成。成型外模位于振动装置的下部,并与振动上板连接,它能随振动器在振动下板上的四根导向轴及其上的弹簧限制下一起上下振动。抹光外模安装在配重的下面与底盘连接。内模为一断面相同的圆柱体,由成型内模和减振抹光内模柔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内模在外模里面且居中,并与螺旋绞刀一起通过一根主轴由轴承座固定在底盘上。螺旋绞刀与主轴同步转动,成型内部与主轴同心却不与之一起转动,减振抹光内模可以自由转动或摆动。制管机在四个行走轮子的支承下可在由角铁和钢板焊接而成的道轨上行走。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简单,操作方面,生产效率高,管道质量稳定、密实度高,连续性与抗折性好,基础受力均匀。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其中有局部剖开)。
图2为图1中A向剖面视图(振动部分)。
图3为图1中B向剖面视图(抹光部分)。
图4为内模结构图。
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其结构是,底盘15前部装有电动机1,其旁有减速机2,减速机轴上有齿轮3,齿轮3与齿轮4相啮合,齿轮4装在轴承座5上的主轴16上,靠轴承座5的底盘上装有由上部6和下部17组成的进料斗,底盘15前后部两侧装有轮架12、行走轮11和升降丝杠13,行走轮11下边有道轨14,进料斗下部17内的主轴16上装有螺旋绞刀18,后部底盘15上装有支承21、钢板9、抹光外模10,支承21上经下板20和上板19装有振动器7,配重8经钢板9装在底盘15上面,主轴16后端上有成型内模28(见图4所示)。电动机1、减速机2、减速齿轮3、4构成传动机构,底盘15由槽钢、钢板和圆钢焊接而成,传动机构是将电动机1的转速变成主轴16所需的转速,轴承座5用螺栓安装在底盘15两侧的槽钢上,用来固定主轴16,进料斗下部17用螺栓紧固在底盘两侧的槽钢上,行走轮11、轮架12和升降丝杠13组成行走机构,行走轮11可在轨道14上滚动,通过调节丝杠13可控制底盘与地面之间的高度。
由图2给出,振动器7用螺栓固定在振动器上板19上,振动下板20与两边的支承21焊接在一起并用螺栓固定在槽钢上。振动下板20上有四个带橡皮弹簧23的导向轴22,用钢板焊成的连接板24通过螺栓将成型外模25与振动上板19固定在一起。当振动器7工作时,振动上板19在导向轴22及弹簧23的限制下可上下振动,从而带动成型外模25也一起振动,提供给混凝土拌合料所需要的振动参数。
由图3给出,抹光外模10与钢板9和钢板27焊接固定在一起,钢板27用螺栓固定在槽钢上。配重8下部中间开有与抹光外模10上部半圆外径相同的半圆形,并放在两边槽钢上,同时用两根螺栓与钢板9固定在一起。
由图4给出,螺旋绞刀18与主轴16为键连接,成型内模28通过两个轴承29、30可绕主轴16转动,成型内模28的另一端用丝扣固定有小轴31,小轴81与减振抹光内模32通过减振橡皮垫33和轴承26连在一起。减振抹光内模32既可摆动又可绕小轴31转动。成型内模28与螺旋绞刀18共一根主轴,但不与其共同旋转。
现场浇筑管道时,先在预先挖好的沟底铺上道轨,再把整机置于道轨上。将混凝土拌合料送入进料斗后启动电动机,旋转的螺旋绞刀把拌合料送入振动挤压成型部位,这时再启动振动器。当送料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制管机开始向前运动,从而使管道的密实成型、脱模、铺设等均通过该制管机一次完成。整个浇筑过程依靠反推力行进,无需借助其它牵引力或辅助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未经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7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