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租车后门启动器无效
申请号: | 97217873.2 | 申请日: | 199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936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静波 |
主分类号: | E05F1/00 | 分类号: | E05F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为杰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租车 后门 启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开启装置,特别是一种出租车后门启动器。
目前国内的出租车均由乘客自己开关车门,乘客在携带行李、物品时就会变得很不方便,有时由于匆忙没将车门关好,出租车司机还得十分注意这方面问题,替乘客关好门。尤其是乘客突然下车,会违反交通规则,而且存在被后面的车划伤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出租车司机手动控制的开关车门装置,其开关动作灵活,传动间隙小,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结构实现的:它由传动机构与开启机构通过一个推杆连接,传动机构的转轴套装在支架内,支架固定在前排座椅后部的车底板上,转轴左端与一个提动杆固定连接,转轴右端固定着一个扇形伞齿轮,它与另一个扇形伞齿轮啮合,扇形伞齿轮再与一个摆杆固定连接,摆杆中间铰接在支架上,摆杆另一端与推杆固定连接,推杆再与开启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一对扇形齿轮传动并且改变了传动方向,在结构上更为紧凑,与杠杆传动相比,它占用车内空间小,更适合安装,杠杆机构在传动中的变形量远大于齿轮传动,因此杠杆传动的误差间隙远大于齿轮传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结构在动作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输出的扭距上的技术性能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效的保证了车门的顺利开启和关闭,并使开启动作更容易控制,为乘客创造了较为便利的乘车环境。本实用新型的开启机构分两步实现车门的开启,第一步就是要将车门的锁舌打开,第二步是在锁舌被抽回的情况下将车门推开,当被动齿伞齿轮转动时,它会带动摆杆沿铰点转动,这样摆杆就会带动推杆移动,由于拉臂位于推杆的行程内,因此拉臂会被推杆推动,从而带动拉筋,拉筋最终会带动转臂将锁舌抽回,推杆在推杆座上移动,而且其滑销位于推杆座的滑槽内,当推杆移动一段距离后,滑销就会移到滑槽一端,然后滑销就会顶着推杆座移动,而推杆座是与车门钢性连接的,这样车门就会被打开,关车门时,由于转臂带有复位弹簧,因此锁舌自动回位,滑销向相反方向移动,将推杆座顶回,完成关门动作。为了使拉筋易于回位,在拉筋上套装着护簧,拉筋在护簧内移动,所受阻力小,并可在护簧所形成的轨道内移动,不会受到损坏,也不会影响车门的美观。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推杆与推杆座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啮合的扇形齿轮传动机构剖视图。
图5为锁舌机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它由传动机构与开启机构通过一个推杆连接,传动机构的转轴2套装在支架3内,支架3固定在前排座椅后部的车底板上,转轴2左端与一个提动杆4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转轴2右端固定着一个扇形伞齿轮5与扇形伞齿轮6啮合,扇性伞齿轮6与一个摆杆7固定连接,摆杆7中间铰接在支架3上,摆杆7另一端与推杆1固定连接,推杆1再与开启机构连接。开启机构由车门锁舌开启机构与车门开启机构构成,车门开启机构的底座9固定在后门上,推杆座10与底座9固定在车后门上,如图2所示,推杆座10与底座9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推杆座10上开有通槽11,推杆1位于推杆座10上部,推杆1带有的滑销12位于通槽11内,车门锁舌开启机构的拉臂13与一个拉簧14连接,拉臂13中段铰接在底座9上,拉臂13一端与拉筋15连接,另一端位于推杆1头部的行程内,如图5所示,拉筋15另一端与锁舌边的转臂16连接,转臂16铰接在车门上,转臂16另一端与锁舌17连接。拉筋15上套装着护簧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静波,未经王静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7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口单作用减压助抽泵
- 下一篇:上滑轨道门的安全制动与防盗自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