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掌上型扫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17970.4 | 申请日: | 199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110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7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1/02 | 分类号: | G06K11/02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掌上 扫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掌上型扫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在扫描文件的二维平面上自由移动并感知其位置的扫描装置,且其不需接拼扫描文件。
图6与图7分别表示现有掌上型扫描装置俯视图与侧视图,其包括:照明机构0,照射扫描装置所在处的文件范围1(图6),用以使该处照明均匀;图像读取机构,包括镜子21(图7)、透镜22与电荷耦合装置(CCD)23,接受照明机构0的光线以读取文件7(图7)上的图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移动机构,包括滚动圆柱31与支撑点32,用以使操作者沿纵方向(文件的上下方向)移动扫描装置;感知机构,包括接触圆筒41、狭缝圆盘43与感测器44,连接于滚动圆柱31,用以感知扫描装置沿纵向的位置,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电子机构,连接于电荷耦合装置23与感测器44,用以处理来自图像读取机构与感知机构的电信号,处理过的资料再经外部通信装置接到主电脑;及外壳机构6,构成整个扫描装置外壳。
现有掌上型扫描装置中,由于滚动圆柱31只能沿纵向移动,换言之,扫描时仅能获知扫描装置沿纵向的位置信息,横方向(文件的左右方向)的信息无从得知。因此现有技术扫描文件时,需进行多次纵方向的扫描,上述多次扫描所扫过的文件范围必然有重叠部分,然后再由软件进行接拼以重建整个文件。
此外,扫描时若发生水平方向的误偏移,由于现有扫描装置无法得知水平方向的信息,故容易出现错误的结果。
当以软件接拼扫描文件时,必需鉴别两次扫描的图像中相同的部分,由于灰阶(gray level)差异与水平方向的误偏移,使得接拼不准或接拼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进行接拼扫描文件的掌上型扫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作为电脑鼠标使用的掌上型扫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掌上型扫描装置,具有照明机构,均匀照射所述扫描装置所在处的文件;图像读取机构,接受所述照明机构的光线,读取文件上的图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移动机构,操作者藉其移动所述扫描装置;感知机构,连接于所述移动机构,感知扫描装置的位置,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电子机构,连接于所述图像读取机构与所述感知机构,处理来自所述图像读取机构与所述感知机构的电信号,并将处理过的资料经外部通信装置接到主电脑;外壳机构,构成所述扫描装置外壳;所述移动机构在扫描文件的二维平面上自由移动所述扫描装置至任何位置,所述感知机构侦知所述扫描装置在二维平面上位置。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在于,其移动机构可使操作者在扫描平面的横向与纵向均能自由移动,感知机构能感知扫描装置在上述扫描平面的任何位置,其不需要接拼扫描文件,扫描便利,扫描质量好。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掌上型扫描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掌上型扫描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掌上型扫描装置感知机构与移动机构实施例的一部分;
图4为图3中所示实施例放大图;
图5为移动本实用新型掌上型扫描装置时,其感知机构侦知X方向与Y方向的移动距离示意图;
图6为现有掌上型扫描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现有掌上型扫描装置的侧视图。
图1及图2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掌上型扫描装置的俯视图与侧视图,其包括:照明机构0,照射扫描装置所在处的文件范围1,用以使其有均匀的照明;图像读取机构,接受照明机构0的光线以读取文件上的图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移动机构,用以使操作者便于移动扫描装置;感知机构,连接于移动机构,用以感知扫描装置的位置,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电子机构,连接于前述图像读取机构与感知机构,用以处理来自图像读取机构与感知机构的电信号,前述处理过的资料再经外部通信装置接到主电脑;及外壳机构6,构成整个扫描装置外壳。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机构可使操作者在欲扫描文件的二维平面上自由移动扫描装置至任何位置,感知机构能侦知扫描装置在文件的二维平面的位置。
如图l所示,前述移动机构的实施例包括:一滚动圆球33,藉圆球33在文件上滚动便于移动整个扫描装置;两支撑点32,提供两个与欲扫描文件接触的点,配合前述圆球33与文件接触的点形成一平面,其目的在于使扫描装置能在文件上稳定地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7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杆柱
- 下一篇:结构加固用钢绞线张拉接头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