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化根系培养箱无效
申请号: | 97218458.9 | 申请日: | 199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2917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尚有军;阎建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如明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根系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超声波雾化根系培养装置。
目前雾化根系培养是压力式雾化和机械高速旋转雾化根系培养。压力式雾化是将培养液通过加压,并从喷头雾化喷散在整个根系培养箱内。而机械高速旋转雾化是培养液通过管道流入高速旋转的叶轮,通过离心力将液体打成雾滴后漂散在整个根系培养箱内。这两种雾化根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无论是压力式雾化,还是机械高速旋转雾化都存在雾滴偏大,喷出后容易落下形成积水,并有一定的喷射和冲洗根系现象。
2、压力雾化要求压力大,因此配有较庞大的压力泵以及其它装置。
3、高速旋转雾化,因电机工作时间长,对电机质量要求高,使用中经常出现损坏现象,影响正常使用。
4、两种方式的雾化均存在雾滴分布不均,特别在根箱内根系较多时,问题更加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雾化根系培养箱的缺陷,提供一种超声波雾化培养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雾化根系培养箱,该雾化根系培养箱由箱体1、培养板2、培养孔3、万向轮4、侧壁5、雾化发生器6和营养缸7构成,培养板位于箱体的上层,培养板上有培养孔3,培养板下为可组合的四个侧壁5和箱体下的万向轮4。雾化器6可固定在箱体外,也可固定在箱体内。箱内可放置炭纤维加热板或者不放置炭纤维加热板。
雾化发生器由振动头11、水槽12、导水管16、风扇10、进雾管14、回路雾管8、前防护罩13、后防护罩9和固定架15构成,振动头11安装在营养液水槽12中,振动头之后内装风扇10,风扇外有后防护罩9,进雾管14和回路雾管8位于箱体与雾化器之间,固定架15位于雾化器与箱体之间,导水管6与营养缸和雾化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喷滴小:本实用新型是采用的超声波雾化器雾化,与压力雾化和高速旋转雾化相比,雾化的营养液雾滴小。
2、雾滴分布均匀,没有冲洗根系现象:由于雾滴小,且有风扇调节风速,使雾滴分布均匀,不会出现冲洗根系。
3、实现自动控制:超声波雾化器雾化有自动控制电路,能够自动控制雾化,箱体内有炭纤维加热板,能够自动控制箱体内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雾化根系培养箱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雾化器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实施例所限。
图1为雾化根系培养箱整体结构示意图,雾化根系培养箱箱体1,是根系生长和培养的容器,箱体的上盖为根系培养板2,板上的孔径3是固定植物的。箱体四角处装有万向轮4,以便随便移动。箱四周为活动的侧壁5可安装架上或卸下以便观察根系生长情况。超声波雾化发生器6,营养缸7的溶液流入超声波雾化器的振动头中,通过起振,雾化,通过风扇进行雾滴的循环。
图2为雾化器结构示意图,振动头11和水槽12是雾化发生的主要地方,水槽盛放从营养缸7通过导水管16流入的营养液。振动头11浸在水槽中,当起振时发出超声波,使营养液雾化。在振动头之后内装风扇10,并由后防护罩9保护。风扇10将雾通过进雾管14吹入箱内,箱内的雾又通过回路雾管8再进入雾化器与新产生的雾再进入进雾管14,进行反复循环充分保证根系吸收雾化营养液。前防护罩13是保证雾化气体不外渗,固定架15将雾化器与箱体固定成为一体。
一种雾化根系培养箱,由根箱体与雾化发生器构成。箱体的上层盖是活动的根系培养板,板上有许多小孔,孔的多少和孔径大小因培养的植物而定。板下为可组合的四壁和底的箱体,组装后形成箱体,在培养时为根系生长的空间和放置根系培养板。组合四壁可以从某侧面观察和拍照根系生长的情况。根据用途,箱内可放置碳纤维加热板以控制根系培养的温度。
雾化发生器有一个和多个超声波发生头及其相应的推动电路。推动电路是一种超声波的频率发生电路,推动超声波发生头振动,产生超声波,超声波振动头安装在一个营养液槽中,当起振时就可将营养液雾化,并通过气流输到根箱内均匀分布在箱内;雾化发生器可以安装于箱外,称为外装式,通过输雾管与雾化器串联连接,形成雾气的循环。保证箱内不断补充雾气,满足植物生长的根系吸水需要。振动头消耗的营养液通过导水管从营养缸中不断补充。内装式是将雾化器放置在箱内不需要输雾管,自行排雾于箱内。特别是小型雾化根系培养箱一般为内装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84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架式开口器
- 下一篇:可载人双座式高空弹跳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