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插式相互吸附的游戏球及球拍无效
申请号: | 97218843.6 | 申请日: | 199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3052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坚;简源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正坚;简源培 |
主分类号: | A63B67/00 | 分类号: | A63B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插式 相互 吸附 游戏 球拍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游戏物被穿过空中投射的小型游戏玩具,特别是一种嵌插式相互吸附的游戏球及球拍。
习用的由表面布满吸盘的花瓣球、魔幻球及球拍组成的嵌插式相互吸附的游戏球及球拍。游戏时,被投掷的球利用其上吸盘吸附于球拍表面,以达到游戏的效果。这种吸盘式相互吸附的游戏球及球拍,系利用游戏球上的吸盘吸附定位,在游戏过程中,其球体上的吸盘容易因弹性疲劳及在戏耍时易黏上地上砂尘,而常有吸附不牢甚至丧失吸附能力的现象发生,导致无法继续使用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力强、游戏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嵌插式相互吸附的游戏球及球拍。
本实用新型由游戏球及球拍组成,游戏球由复数层盘体构成,每层盘体由轮幅状基部及复数个小球组成,轮幅状基部的外周均设复数个柱体,复数层盘体轮幅状基部的外径由中间向上、下依次递减,并以其中心部连接成一体而构成球状;复数个小球插装在轮幅状基部外周的柱体上;球拍为一板体,其表面均设复数个能嵌插游戏球的插装在轮幅状基部外周柱体上相邻小球之间的嵌柱。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游戏球及球拍组成,游戏球由复数层盘体构成,每层盘体由轮幅状基部及复数个小球组成,轮幅状基部的外周均设复数个柱体,复数层盘体轮幅状基部的外径由中间向上、下依次递减,并以其中心部连接成一体而构成球状;复数个小球插装在轮幅状基部外周的柱体上;球拍为一板体,其表面均设复数个能嵌插游戏球的插装在轮幅状基部外周柱体上相邻小球之间的嵌柱。游戏时,以手握持球拍,将游戏球投掷于球拍的带嵌柱的正面,以球拍正面的嵌柱嵌插在游戏球表面的两相邻小球的间隙内,使游戏球被吸附在球拍上。不仅吸附力强、游戏效果好,而且使用寿命长,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新为本实用型中的游戏球局部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游戏球局部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球拍后视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游戏球与球拍结合状态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游戏球与球拍结合状态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7、为图6中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游戏球1及球拍2组成,如图2、图3所示,游戏球1由复数层盘体11构成,每层盘体11由轮幅状基部12及复数个小球13组成,轮幅状基部12的外周均设复数个柱体14,复数层盘体11的轮幅状基部12的外径由中间向上、下依次递减,并以其中心部15连接成一体而构成球状;复数个小球13插装在轮幅状基部12外周的柱体14上;球拍2为一板体,其正面均设复数个能嵌插在游戏球1的插装在轮幅状基部12外周柱体14上的相邻小球13之间的间隙16内的嵌柱21,如图4所示,其背面设有固定带22,固定带22为固定式,亦可为可调节式固定带。
游戏时,以手插入球拍2背面的固定带22握持球拍,如图5所示,将游戏球1投掷于球拍2的带嵌柱21的正面。如图6、图7所示,藉助球拍2正面的嵌柱21嵌插在游戏球1表面的两相邻小球13的间隙16内,使游戏球1被吸附在球拍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正坚;简源培,未经林正坚;简源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8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