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凹形弹簧卷簧机动切刀轴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7219239.5 | 申请日: | 199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1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14 |
发明(设计)人: | 裘伟豪;李聿茂;张起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梦神床垫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5/00 | 分类号: | B21F3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02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形 弹簧 机动 切刀轴 传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凹形弹簧卷簧机用于钢丝自动切断的动切刀轴的动力传动机构。
中凹形弹簧卷簧机的动切刀轴上的动切刀是用来自动切断钢丝的,故动切刀轴带动动切刀必须作周期性的轴向进刀运动。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卷簧机,动切刀轴的进刀动力是由输入轴、输入齿轮带动撞块直接撞击在动切刀轴尾端上的凸块来实现,这样,使动切刀轴承受很大的径向冲击负荷,容易使动切刀轴变形,甚至断裂,造成停机故障,影响了整机的正常使用;同时,动力输入轴和输入齿轮亦要承受很大的轴向冲击力和冲击力矩,影响了整机的使用寿命,由于存在上述缺陷,也限制了钢丝直径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减轻动切刀轴的径向冲击负荷和动力输入轴、输入齿轮的轴向冲击力、冲击力矩的中凹形弹簧卷簧机动切刀轴传动机构,以便提高机器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并扩大钢丝直径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含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入轴和输入齿轮,输入齿轮上的撞块传动支承在箱体两端轴承中、由弹簧复位的动切刀轴作周期性的轴向进刀运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撞块与动切刀轴之间设有动力传递装置,该装置包括与动切刀轴斜面相接触的动块,动块设置在箱体支承面与上导板之间,作为动块滑动导向的导键与上导板一起紧固在箱体支承面上,使动块复位的弹簧设在动块后端。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撞块和动切刀轴之间设置了动力传递装置,使撞击力首先作用在动力传递装置上,然后再通过动力传递装置的传递和缓冲作用来推动动切刀轴,由此来实现钢丝的自动切断,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了切断能力,扩大了钢丝直径的适用范围,同时由于动力输入轴、输入齿轮和动切刀轴的受力状况得到改善,提高了机器使用可靠性和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旋转视图。
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再作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中凹形弹簧卷簧机动切刀轴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入轴(9)和输入齿轮(8),柱形结构的撞块(7)由销轴连接在输入齿轮上,由柱形撞块撞击的推动力经动力传递装置的传递和缓冲作用推动动切刀轴(5)作周期性的轴向进刀运动从而自动切断钢丝。
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受撞块(7)撞击的端部呈斜面状的动块(6),动块的侧斜面与动切刀轴(5)的斜端面相接触。动块设置在箱体(1)支承面与上导板(2)之间,上导板同时还起防尘作用,作为动块滑动导向的导键(4)设在动块中并与上导报一起紧固在箱体支承面上,使动块复位的弹簧(3)设在动块后端。动切刀轴支承在箱体两端的含油轴承中,轴上设有复位的弹簧(11)。
为了调节动块(6)与动切刀轴(5)之间的初始位置,设有改变动块位置的调节螺钉(10),调节螺钉的一端连接在箱体上,使动块复位的弹簧套装在动块后端的调节螺钉上。
本实用新型的动态结构是当卷簧机的成形、扩展作业结束后,柱形撞块(7)在动力输入轴(9)和输入齿轮(8)回转带动下碰撞动块(6)端部的斜面,使动块沿着导键(4)在箱体(1)支承面上向左滑动(图1),并通过动块侧斜面推动与之接触的动切刀轴(5)带动固定其上的切刀(12)向右运动(图2),从而自动切断钢丝。之后,动块和动切刀轴分别在弹簧(3)和(11)作用下复位,自动进入下一个循环位置,为周期性的轴向进刀运动作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梦神床垫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梦神床垫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92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中臭氧浓度检测器
- 下一篇:错流涤气水膜除尘脱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