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卧式速印机无效
申请号: | 97219702.8 | 申请日: | 199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934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 |
主分类号: | B41L13/00 | 分类号: | B41L13/00 |
代理公司: | 承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国君 |
地址: | 0676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卧式 速印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动卧式速印机。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91233217.9中公开的“一种卧式油印机”,采用内渗式印辊,上下升降分纸装置和退进搓卷输纸装置,经实际运用,它存在以下不足:(1)油墨注入空心的印辊内,并靠印辊壁上的孔及纱网渗到蜡纸上,时间一长,或室内温度稍高,油墨中的油质易出来将纱网和蜡纸凝固在一起,同时将印辊壁上的孔堵塞,影响印刷;(2)印辊的长度是以八开纸的长度设计的,排油在整个印辊上进行,在使用16开蜡纸时,需将裸露部分另行遮住,不仅使用不便,而且影响印刷效果;(3)输纸机构中的放纸盒以八开纸大小设计,在上下往复运动中,受力不均,易产生变形,使输纸不畅;(4)输纸轮滚动输纸,其转速高,使其升温快,易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动卧式速印机,该速印机的印辊可实现排油量的控制,并可根据需要分段排油,上退下进式输纸轮可实现分纸和输纸功能,双幅式放纸盒可适应8开和16开纸张的印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印辊由外滚筒、贮油桶和排油机构组成,外滚筒没有切面,在其表面上设有前后两个压盖,形成一个无孔区域,贮油桶在外滚筒内,上方有与外滚筒同样长的开口,贮油桶通过两端的短轴支承在机架两端的侧板上,短轴上有轴承,用以支承外滚筒,在贮油桶内,下方设有导油辊,上方是与导油辊相切的排油辊,两辊均支承在贮油桶内两端设置的托架上,其中一侧托架的中部开有异型弧面,与该弧面配合的是切面凸轮,切面凸轮支承在机架侧板上并连接着手柄,两托架的同一侧面设有齿条,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通过轴支承在贮油桶上,在排油辊的一侧还有刮油轴,轴上对称设置有数个回转半径不同的刮油刀,刮油刀可分别与排油辊配合,形成排油、不排油和半排油。
上述结构的印辊,由于无孔区域高出印辊表面,压辊之间不能形成连续对滚,为此,本新型采用印辊和压辊可分离机构,在对滚印刷过程中,当压辊经过有孔区域时,压辊抬起与印辊接触,经过无孔区域时,与印辊分离,实现上述过程采用的是一套杠杆机构,即在印辊轴的一端有一个凸轮,凸轮顶接一杠杆,该杠杆的一端铰接在机架上,另一端与设有弹簧的拉臂连接,拉臂的另一端连接着支承压辊的抬杆,压辊的另一端是传动齿轮。
输纸装置采用双幅放纸盒,每幅放纸盒可放置16开纸,升降机构采用齿轮付和放纸箱体上的齿条啮合形式,在每幅放纸盒下面设一套升降机构,并将两套升降机构齿轮付的主动齿轮轴用离合器连接,调整离合器,可使两放纸盒同步升降或单独升降。
输纸轮采用扇形结构,轮面上粘贴长绒横纹胶面,并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和杠杆机构使其作摇摆和上下运动,当放纸盒下移时,输纸轮逆时针摆动,将纸张搓起,而当放纸盒下移时,输纸轮顺时针摆动,将纸张输出,实现一套机构完成分纸和输纸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定量排墨,分段排墨的优点,印刷质量好,可节约油墨,避免油墨渗漏,而双幅放纸盒使印刷8开和16开纸张方便操作,也可使其结构紧凑,防止因受力不均而变形,扇型摇摆式输纸轮结构也使分纸与输纸变得流畅,且输纸轮不易过热,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印辊主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印辊左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放纸盒升降机构中离合器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印辊7通过半轴4支承在机架侧板上,在右半轴上有凸轮2,与凸轮压接的杠杆1一端固定,另一端经拉臂3与抬杆5相连,抬杆上支承着压辊轴6,左半轴上的印辊齿轮9与双联齿轮10啮合,双联齿轮与原动轴13上的曲柄齿轮11啮合,摇动手柄14即可使印辊转动,曲柄齿轮11、连杆16、17、活套摇臂18及摇臂15形成两个曲柄连杆机构,可使输纸轮轴20带动输纸轮22作摇摆运动,而安装在双联齿轮轴12上的凸轮8经与它压接的输纸轮轴左臂19可使输纸轮轴带动输纸轮作上下运动,放纸盒改为双幅后,其升降机构同原有技术相同,只是在每幅放纸盒下均设置一套升降机构,并将两套升降机构中的齿轮付中的主动齿轮轴21、47用离合器24连接,离合器的结构如下,(参看图4),左放纸盒的主动齿轮轴21为空心轴,内有拉杆42,拉杆的一端是手柄,另一端是维形胀紧盘45,与其相配合的是三个带有摩擦片的刹紧蹄43,它们在环形弹簧44作用下向轴心抱紧,拉动拉杆,锥形胀紧盘则将刹紧蹄胀开,其上的摩擦片便与右放纸盒上的主动齿轮轴47端部的轮毂46压紧,此时,两放纸盘上的主动齿轮轴便连为一体了。印辊的外滚筒29没有切面,其上设有前压盖31和后压盖32,用于压接蜡纸,纱网由拉簧33拉紧裹在滚筒上,贮油筒30内,底部有支承托架36的导向块37,它与托架之间可产生滑动,导油轴38置于油墨中,而排油轴35在升到上方时与滚筒内壁相切,切面凸轮39在托架上的异型弧面内转动时,可通过齿条40、齿轮41使两托架同步上移,刮油轴34也支承在贮油桶两端,其上的刮油刀28回转半径各不同,在分别与排油轴配合时,可形成排油缝隙,无排油缝隙,一半有排油缝隙,一半无排油缝隙,需要排墨时,通过手柄27,转动切面凸轮,通过异型弧面使一侧托架上移,并经齿条和齿轮作用,使另一侧托架也同步上移,根据印刷需要,调整好相应的刮油刀,然后转动滚筒,经滚筒端部的内齿圈25,双联齿轮26和齿轮48带动导油辊转动,将油墨输给排油辊,再经排油辊将油墨均匀地排在滚筒内壁上,经内壁上的孔,纱网渗到蜡纸上,排油结束,转动切面凸轮,使排油机构下移,即可开始印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未经刘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9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