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汤圆自动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97219743.5 | 申请日: | 199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050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发明(设计)人: | 潘炳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P1/02 | 分类号: | A23P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其霞 |
地址: | 23402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汤圆 自动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汤圆自动成型机。
目前,市场上尚没有国产的汤圆自动成型机,进口的汤圆机则价格太昂贵,为一般厂家所不能接受,以致于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仍用手工生产汤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价廉实用的汤圆自动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汤圆自动成型机,由面盘、面斗、弯头、外面嘴组成输面系统,馅绞笼、馅泵组成输馅系统,电源接头、齿轮箱、凸轮机构组成传动系统,收切头、油池、接盘组成成型系统,其中
a、弯头下方连有外面嘴,外面嘴内通过螺母连有内面嘴;收切头的上方设有油池,收切头的下方设有接盘,收切头内设有收切刀。
b、收切头内至少有4把收切刀,收切刀收合时形成一球缺。
c、油池的油管通过软棉条同收切刀相连。
d、馅搅笼内设有搅拌叶片,在螺旋式叶片的上方固定二个间隔180°的搅拌叶片。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自动成型,连续生产,而且汤圆的大小、馅量的多少及面皮薄厚均可调整,同时能够满足不同馅料如豆、菜、肉的要求,产品质量稳定。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收切刀示意图。
图3为收切刀组合状态图。
图4为油池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面嘴剖视图。
图6为搅拌叶片示意图。
实施例:
参见图1~图6,一种汤圆自动成型机,由面盘10、面斗12、弯头13、外面嘴14组成输面系统,馅绞笼9、馅泵组成输馅系统,电源接头2、齿轮箱11、凸轮机构4组成传动系统,收切头16、油池15、接盘17组成成型系统,机身3的底部装有轮子1与电源接头2,机身3的右上部为控制箱,控制箱上设有离合甲5、离合乙6及电源开关7,控制箱的上部设有齿轮箱11,齿轮箱11的一端连接馅搅笼9,馅搅笼9下部设有调馅手柄8,馅搅笼9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由螺旋式叶片25和搅拌叶片24组成;齿轮箱11的另一端连接面斗12,其上方设有面盘10;弯头13内设有输馅管,输馅管与馅搅笼9相连,弯头13的一端同面斗12相连,弯头13的另一端设有外面嘴14,外面嘴14内通过螺母连有内面嘴23;机身3的左上部通过定位螺母19连有收切头16,收切头16下方设有接盘17和定位销18,收切头16上方设有油池15,油池15的下方设有油管22,收切头16内设有4把收切刀20,收切刀20上设有球缺21,收切头16通过凸轮机构4与传动系统相连。
生产汤圆的步骤:试机前先对机器接触食品部位进行清洗、消毒;接通电源,开机空转检查机器运转方向是否正确;试馅:将馅装满于馅搅笼中,将离合乙置于合的位置,操作调馅手柄调节馅量,观察馅管处馅的流速、流量,稳定后再将离合乙置于离的位置;试面:将和好的面团切成条状,开机将面团投入面斗,面皮薄厚及速度可调节外面嘴,出面速度及薄厚合适后停机待用;制汤圆:将收切头复位,插好定位销并拧紧定位螺母,油池内加满食用油,接盘上撒少许食用油,开机亦将离合甲、离合乙置于合的位置,即可连续制成成品汤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9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