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无效
申请号: | 97220295.1 | 申请日: | 199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1466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陈丽琚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士卡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13/02 | 分类号: | A47D13/02;A47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维京群岛托拉罗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婴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婴儿床。
现今所常见的婴儿床结构,多半是以易于折叠收合来达到节省置放空间为设计要点,而在此一创作领域当中,也渐能获得日趋完备的设计型态,用以实惠大人们,使其在妥适的照顾婴儿中,亦能考量到室内置放婴儿床对于空间的占用,因此,可折叠收合的婴儿床结构,已逐渐的取代常规型态的固定型木板式婴儿床结构。又,哺育婴儿成长的过程当中,为了能顺利的哄睡婴儿,大人们都会将其抱在怀裹顺适摇摆,或唱支儿歌使其入眠,然而,随着婴儿逐渐成长而使体重逐渐增加,遂使大人们感到相当的负担,而有抱一会儿后,即有肩膀手臂疲劳酸痛的不适感觉生成,并且,当婴儿在怀裹睡着,欲将其置放于婴儿床的移动过程中,亦常造成入睡后的婴儿转醒,而必须再将婴儿抱起,再次循环哄睡阶段,如此,所折刹的时间及精力常让大人们疲惫不已,为此,有些人会特地的为婴儿准备一张摇床,使其睡卧其中,并且,用手推动摇床加以摆动,达到哄睡婴儿的目的。然而摇床本身即占用一空间,加上婴儿床的置放则室内空间更显局促而狭隘,再者,摇床的添购须额外的花费一笔金钱,且摇床的使用因其是以摇摆为主要的重点,而与婴儿床不同,亦不可能因此而取代婴儿床的置放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大人们在哄婴儿入睡时可让婴儿在摇摆中舒适的入眠,并且又能回复成一般的婴儿床型态,即按需要可加以变换形成摇床使用的改良型婴儿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床上端各角落设置角座,数根上支架及纵支架分别接设于角座两侧及下端,各纵支架底端可设置有脚座,下支架接设于脚座侧端,且上支架、纵支架及下支架间可设置帆布,而于脚座及下支架所框设的区域中可将板体设置其中,一体成型的脚座中形成定位管,定位管与脚座内侧间形成肋板,纵支架可插设固结于定位管中,定位管中形成承接盘,脚座的定位管上设置转接头,转接头的下接管中设置结合套,结合套的本体中形成穿孔,各脚座相对应的结合套的穿孔中设置可旋转及定位的弧管。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转接头是由上接管及连接的下接管所构成,上接管可套设固结于脚座的定位管上。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转接头的上接管底板上延伸出内含穿孔的凸柱,上接管周面设有缺槽与脚座定位管的肋板互为对应,上接管的周面开口端则设有缺口,转接头的上接管套设于脚座的定位管,肋板可插入上接管的缺槽中。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结合套的本体上侧形成管体,管体可套设固结于转接头的下接管中,结合套的穿孔一侧端形成弧槽,另侧端形成卡槽,而与卡槽相距一弧缘段落则设置另一卡槽,弧管两侧形成水平段,水平段上设有弹性扣钮、凸点,水平段可插设于结合套的本体的孔中,其弹性扣钮卡掣于结合套的卡槽中,凸点位于结合套的弧槽中。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转接头的下接管周面上设一凹面,凹面中开设一长孔,又,下接管内侧周面由顶板处向下延伸出凸肋。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结合套的管体外侧周面设有纵长槽,又,管体周面上设有两侧为切槽的延伸板,该延伸板上并形成一凸起的按压部。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弧管的水平段中可设置ㄑ型的弹片,而于弹片上所设置的弹性扣钮,则可由水平段的孔中凸设而出。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即主要是在婴儿床底端的脚座中设置转接头、结合套,并于两结合套间设置可转动及定位的弧管,而可将弧管向下转动,使其抵靠于地面形成摇床的型态加以使用,而让大人们可以推动摇摆婴儿床,使得置放其中的婴儿可以更为舒适的入眠,并且,其可轻易的用手转动弧管恢复原状,而能达到一床两用的实用功效。
以下结合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脚座、转接头、结合套及弧管组合的立体外观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脚座、转接头、结合套及弧管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脚座、转接头、结合套及弧管组合的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的弧管向下弯折后,可让婴儿床形成左右摇摆的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士卡国际有限公司,未经迪士卡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0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室侧翼遮阳挡板
- 下一篇:配备携带式可充电池的电热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