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真空开关静触头端柔性连接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7220387.7 | 申请日: | 199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118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24 |
发明(设计)人: | 冯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保明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7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真空开关 静触头端 柔性 连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真空开关静触头端的柔性连接技术。
高压真空开关在合闸初接触的瞬时,动、静触头因碰撞而产生很大的撞击反弹能量,会引发弹跳和破坏力,由于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的高压真空开关的导电接触平面与静端安装基座是直接刚性连接的,上述的弹跳和破坏力势必造成对开关整体的破坏,影响了开关机械参数的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并降低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改进,提出一种利用柔性连接缓解撞击反弹能量的高压真空开关静触头端柔性连接机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于利用柔性元件的可压缩性和吸收性来缓解撞击的反弹能量。其具体方案是在外壳上固定着伸入灭弧室屏敝筒的导电杆,导电杆的下端面固定着与动触头相对的静触头,导电杆的导电接触平面上设有由调节螺钉连接的静端安装基座,并在导电接触平面与静端安装基座之间设有互相串叠的软连接件和柔性垫。
同时在静端安装基座与调节螺钉之间设置调节接触预压力的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开关合闸初接触瞬时,由于有柔性垫吸收快速合闸时动、静触头间的撞击反弹能,有效地克服动、静触头间的弹跳,并缓解撞击所造成的对整个开关的损坏,从而提高了开关机构参数的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延长了使用调整周期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合闸状态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高压真空开关静触头端柔性连接机构包括在陶磁外壳(1)上焊接固定伸入灭弧室(10)屏蔽筒(12)的导电杆(9),处于屏蔽腔(14)内的导电杆的下端面焊接固定着与输入外力的动触头(13)相对的静触头(11),导电杆的导电接触平面(15)与静端安装基座(3)之间设有互相串叠的软连接件(7)和柔性垫(2),柔性垫预压缩状态的厚度为X,由调节螺钉(8)固连一体。
同时在静端安装基座(3)与调节螺钉(8)之间设置接触预压力的调节结构,该结构包括限位止动垫(5),它分别在直径方向有向上和向下的止动凸缘(4),向上止动凸缘与调节螺钉(8)的六角面相接触,向下止动凸缘嵌入静端安装基座(3)的限位孔(6)中,实现接触预压力的调节并确保预压力不变,但向上止动凸缘必须在接触预压力调整好后再将预先冲裁好的向上止动凸缘扳上去,达到与调节螺钉的六角面接触为止。
在图1的分闸状态时,灭弧室静触头(11)端的导电接触平面(15)在柔性垫(2)的接触预压力的作用下与软连接件(7)紧密贴合,接触预压力由调节螺钉(8)与限位孔(6)、限位止动垫(5)之间的结构关系而限定不变。分闸状态由接触预压力保证软连接件与灭弧室静端的导电接触平面紧密贴合,防止接触面氧化。
在图2的合闸状态时,灭弧室静触头(11)端的导电接触平面(15)在开关合闸终压力的作用下,与软连接件(7)在要求达到的额定压力范围内紧密接触导通,此时柔性垫(2)受力进一步压缩,使其厚度由原来的X压缩到Y,此时调节螺钉(8)的下平面与限位止动垫(5)之间出现间隙E,E=X-Y。合闸状态时,由开关合闸终压力保证满足开关的额定接触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动态结构是这样的:开关合闸瞬时,动触头以0.6米/秒左右的速度带着初接触700-2500N的力(此力随开关额定电流的大小而变化)撞击静触头,产生瞬时撞击反弹能,此能经导电杆的导电接触平面、软连接件传递到柔性垫,其时它受力压缩,并吸收了瞬时撞击能量,直到压缩力大于初接触预压力时开始反弹,此时动、静触头的接触面在大于初接触压力的作用下紧密接触,并在柔性垫与动触头压力弹簧(图中未示)之间悬浮波动,克服动、静触头之间的弹跳,缓解破坏力,并随着合闸终压力的加入波动即时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保明,未经冯保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03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