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枢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20624.8 | 申请日: | 199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3198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9 |
发明(设计)人: | 蓝锡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史欣耕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枢轴,尤其是指一种可应用于两物件枢接的装置。
现有的枢轴装置,如电子计算机、电子辞典及翻译机等物品,其显示器与主机两件间用枢轴装置枢接,以便两物件可作掀开或关闭动作。但这种结构,由于需靠摩擦力维持紧度,例如以适当的支撑。如显示器等物件于掀开时定位,通常无论在掀开或关闭都是紧的,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也会因关闭时有回弹力量造成两物件间不够密合,关闭时摩擦力大,也会降低其耐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关闭密合、关闭摩擦力小、使用寿命长的枢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枢轴装置,它包括枢轴及枢接部,包括设于第一物件端的衔接轴和设在第二物件端的套筒,其特征是:该枢轴设呈棘轮状,枢轴上延伸有棘齿,棘齿朝同一方向;该衔接轴内部中空,且间隔设有剖沟;枢轴与衔接轴内部中空相配合,其棘齿各配合于衔接轴的剖沟,各棘齿外端凸出于衔接轴外;该套筒的内径大于衔接轴外径,套筒内插入枢轴及衔接轴。
上述设计,套筒一端开口,以便枢轴及衔接轴一起插入,枢轴为橡胶制成,具有软性弹性,再通过枢接部,将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连接,达到开合自如、使用方便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平面动作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另一方向平面动作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枢轴13及枢接部15、22,包括设于第一物件10端的衔接轴11和设在第二物件20端的套筒21,其特征是:该枢轴13设呈棘轮状,枢轴13上延伸有棘齿14,棘齿14朝同一方向;该衔接轴11内部中空,且间隔设有剖沟12;枢轴13与衔接轴11内部中空相配合,其棘齿14各配合于衔接轴的剖沟12,各棘齿14外端凸出于衔接轴11外;该套筒21的内径大于衔接轴11外径,套筒21内插入枢轴13及衔接轴11。以电子辞典为实施例时,则第一物件10即主机,第二物件20即显示器,利用枢轴13的软弹性,可很容易地将衔接轴11及枢轴13插入套筒21内,再将第一物件10另端与第二物件20的另端,以一般常用的枢接部15、22枢接一起,并再装上底盖16。
如图3-6所示:当作掀开或关闭动作时,可利用衔接轴11带动枢轴13,枢轴13在套筒21内转动时,会有一方向因棘齿14如图3、4的扩张而使摩擦力大增,反之,如图5、6棘齿14会收缩而使摩擦力变小,可达到掀开紧、关闭松的良好效果,且解决了密合问题,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耐磨寿命随之提高,制造组装容易。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于第一物件后侧端直接一体成形凸设棘轮状的枢轴13,并于枢轴13的棘齿14外端设有粗糙面17,以增加摩擦力,在组装时,可直接将枢轴13插入套筒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06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