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结构的钥匙无效
申请号: | 97221112.8 | 申请日: | 199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130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镇明;黄中泽;黄永崧;杨惠敏 |
主分类号: | E05B19/00 | 分类号: | E05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宜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结构 钥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钥匙结构,尤指提供一种适于大量、快速生产以降低制作成本,同时又兼具:不会磨损、张开,能增进钥匙美感及易于区分不同锁具使用的钥匙。
按时下所使用较为进步的钥匙,如图8、9所示,将一钥匙分制成包含:一匙体21,一套管22和一套环23三部份,是先将该套筒套装在该钥匙体21的匙杆211上,之后再将该套环23直接套装在位于该匙杆211与匙体21的把手212交接位置的套管22终端上,以令该匙体21与套管22结合成一体而形成一钥匙2。
1、由于其套环23直接套装在其套管22的终端上,并未再焊固固定,故于携带使用期间极易发生脱落现象,导致连同其套管22亦一并脱落遗失,使整支钥匙2仅剩下一匙体21而已,形同报废无法使用。
2、由于于其匙杆211上并未设有扭开一锁具3的锁芯转轴31(同如图7所示)用的突键,故只能利用其套管22上的槽沟221嵌入该锁具3内部的锁珠(图中略)充当突键,用以扭开该锁具3的锁芯转轴31;因其套管22上的槽沟221甚长,而该槽沟221两侧的套管管壁222又薄且未相连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易生向外张开变形现象,导致不便于再作插入该锁具3的钥匙孔312中的动作。
3、再者,该套管22的槽沟221两侧管壁222,不但因沟而易生向外张开变形现象,该两管壁222的槽沟221缘上、下口223又形成锐口,更易生崩裂或磨损现象,导致其钥匙2损坏不堪使用;尤其,因其套管22由光铜棒制成,其材料强度甚为局限,产生崩裂或磨损程度更高,钥匙使用寿命更短。
现有结构钥匙2除在使用上有上述的不便与缺失外,在制作时更因其套管22由“实心”光铜棒制作,其上的槽沟221亦务必以铣切的方式制出,而该槽沟221的长度又甚长至几乎达其总长度的95%,其宽度自始至终尚需“等宽”,导致做加工工作上至为不便与缓慢,而极为耗时、费工,故不但提高制作成本甚多,稍一不慎更有加工损坏或产品瑕疵等问题,无谓浪费材料与加工成本甚多。又,该引证案钥匙2又是千编一律采用一材料制作,于外形上根本无法区分,同一使用者在同时使用二支以上的引证案钥匙2开启不同锁具时,必须依序测试才能实现开启的目的,故在区分钥匙使用上亦甚为缓慢与不便。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设计人遂经研究及反覆试制试用,目的是发明一种适于大量生产以降低制作成本,同时又兼具;不会磨损崩裂、张开,能增进钥匙美感及易于区分不同锁具使用的钥匙。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将一钥匙分成包含一匙体和一护套二部份;其护套分成包含:分别以塑胶注塑成型模具模制成的一上片护套和一下片护套构成;或是直接以塑胶注塑成型模具,将一上片护套和一下片护套一次模制成的一体成型护套;而该匙体则以压铸或冲压方式一次模制成型,且于其匙杆一侧设有一开启突键,于成型后去除毛边制成;于该制成的匙体上、下面分别直接贴靠装上一上片护套和一下片护套,并令该上、下片护套相互扣固结合以形成一钥匙;或将一匙体直接插入一一体成型护套中,再于其把手上至少以一铆钉铆固结合而形成的钥匙。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钥匙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钥匙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钥匙立体分解图。
图4为于图1中的4-4’线位置纵断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钥匙立体分解图。
图6为于图2中的6-6’线位置纵断面图。
图7为一适宜以本实用新型钥匙开启的锁具部份立体图。
图8为现有技术钥匙立体图。
图9这现有技术钥匙立体分解图。
兹就图面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镇明;黄中泽;黄永崧;杨惠敏,未经黄镇明;黄中泽;黄永崧;杨惠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1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