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声器信号线接头组合式线套无效
申请号: | 97221222.1 | 申请日: | 199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111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炉 |
主分类号: | H04R1/00 | 分类号: | H04R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声器 信号线 接头 组合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声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其线套与接头座是以套接方式组成,且可增加线套的弯折弧度的传声器信号线接头组合式线套。
传声器的使用相当普遍,如授课、演讲会、娱乐界等需要较大音量的场所,而传声器在使用时,传声器信号线(导线)在使用时常会有瞬间拉扯或扭甩的动作而被断掉,所以,以往有一种传声器信号线接头,如图1所示,传声器信号线接头10包括一个接头11、一个接头座12、一个固定座13及一个线套14,接头11的周环设有一个按压嵌合体111及由金属壳包覆的含母插孔(图未示)的一端,接头11另一端则设有多数个可供焊固一条电缆信号线15的接线脚112,接头座12是由锌合金制成的中空金属且套合锁固接头11,在固定座13设在接头座12底端,且固定座13螺合固定容置电缆信号线15的线套14,使整条电缆信号线15不因拉扯或扭甩而断掉。信号线接头10虽然具有可以保护信号线15的功效,但是,仍然具有以下的缺点:
1、配合图2所示,固定座13与线套14之间,不论线套14由硬的或是软的材料制成,在拉扯或扭甩时,常因线套14内的信号线15的扭曲弧度过小(接近垂直),而容易发生信号线15断掉的问题。
2、固定座13是采用螺合的方式与线套14相互固接,在长期用力拉扯与扭甩信号线15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固定座13的螺丝产生松脱,而导致信号线15在接头11的接线脚112与信号线15的焊接处断掉或接触不良,以及信号线15因受到扭转或拉扯而断掉。
3、当信号线接头10因长期使用,而使得接头座12或线套14损坏时,因线套14是藉固定座13与接头座12固结,所以换装非常费事、费时,因此大多是将信号线接头10整组更新,而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种接头座与线套之间是以套接方式组合,且可增加线套、信号线的弯折扭曲弧度,以降低信号线的断掉的机率并提高使用寿命的传声器信号线快速接头组合式线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传声器信号线接头组合式线套,包括一个接头座及一个在接头座底端套接的线套,其特征在於:
所述线套以至少两个间隔串接排列的环圈组成,环圈之间连结设有交叉分布串接补强的肋条。
所述的传声器信号线接头组合式线套,其特征在於:
所述接头座是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或硬质材制成的成型塑胶体,所述线套是以聚氯乙烯或软硬度材制成的合成胶。
所述的传声器信号线接头组合式线套,其特征在於:
所述接头座底段向内弯制一个套接环,所述线套顶端的顶环底端相对应于套接环处缩制有一个套接凹环。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传声器信号线快速接头组合式线套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传声器信号线接头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2是以往传声器信号线接头的信号线的弯折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与接头的部份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弯折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与信号线的弯折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传声器信号线快速接头组合式线套,包括一个接头座20及一个线套30,线套30套接在接头座20底端。
接头座20是一个中空的硬胶质体座体,由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或是硬质材制成的成型胶质体,其底段并往内弯折而形成一个套接环21,接头座20内环底段设有一个螺孔22,配合图4所示,接头座20内部的容置室23可供一个接头40螺接容置。
线套30顶端套接在该接头座20底端,可供一信号线穿置用,线套30是由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或适当软硬度合成胶的胶质材料制成,且由多数个预定间隔串接排列的环圈31所组成,环圈31之间并连结设有多数个交叉分布串接补强的肋条32,以增加线套30的强度及可弯折弧度,配合图4所示,线套30顶端并形成一个顶环33,且在顶环33底端直接缩制有一个套接凹环34,可嵌套在套接环21,并藉由顶环33设在套接环21顶面而达到套接不脱离的效果,线套30内部并贯设有一个穿孔35可供一个信号线50穿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炉,未经张金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12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