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离心泵轴承油润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221434.8 | 申请日: | 199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116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自责;张志民;蒋敏;王勇;常丽江;朱新民;许涛;刘宝静;田建党;杜学儒;张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禹水工程技术总公司泵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F04D29/06 | 分类号: | F04D29/06;F04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兴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蕴,梁启 |
地址: | 1000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离心泵 轴承 润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的轴承润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离心泵轴承油润滑结构。
在卧式泵的轴承润滑结构中,为了使轴承处于良好的润滑条件下,通常采用甩油环的结构,其结构要求是:一、轴向定位可靠,二、要确保润滑油甩起飞溅到轴承上。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定位杆确定用油环的位置,但是在装配时,甩油环的位置难以确定,往往要通过很小的孔调整定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缺点,因此,对于开发研制出一种卧式离心泵轴承油润滑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离心泵轴承油润滑结构,它是采用一种简单结构的定位套,用以确定甩油环位置,使甩油环轴向定位可靠,装配时也不需要调整。从而使轴承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方案是:在说明书附图中,给出一种卧式离心泵轴承油润滑结构的示意图,它主要由支承体(1)、轴体(2)、甩油环(3)、(4)、定位套(5)、(6)等部分所构成。其中定位套(5)、(6)是分别靠螺钉固定在轴体(2)上,而定位套(5)、(6)的外园直径略大于甩油环(3)、(4)的内孔直径为1mm,用以档住甩油环(3)、(4),装配时甩油环(3)、(4)是分别靠定位套(5)、(6)及支承体(1)的内壁来确定其位置,不需要调整,运转时,以保证润滑油飞溅到轴承上,从而使轴承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和实施方案在说明书附图说明中加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一种卧式离心泵轴承油润滑结构,巧妙的采用了一种简单结构的定位套(5)、(6),其外园直径略大于甩油环(3)、(4)的内孔直径为1mm,用以挡住甩油环(3)、(4),以确定甩油环(3)、(4)的位置,装配时甩油环(3)、(4)是分别靠定位套(5)、(6)及支承体(1)的内壁来确定其位置,不需要调整,运转时,以保证润滑油飞溅到轴承上,从而使轴承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具有结构简单及易于实施等特点。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和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在说明书附图中,给出一种卧式离心泵轴承油润滑结构的示意图,它主要由支承体(1)、轴体(2)、甩油环(3)、(4)、定位套(5)、(6)等部分所构成。其中采用了一种简单结构的定位套(5)、(6)是分别靠螺钉固定在轴体(1)上,而定位套(5)、(6)的外园直径大于甩油环(3)、(4)的内孔直径为1mm,用以档住甩油环(3)、(4),甩油环(3)、(4)的装配是分别靠定位套(5)、(6)及支承体(1)的内壁来确定位置,不需要调整,运转时以保证润滑油飞溅到轴承上,从而使轴承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提高了工作效率。
按照上述制作即构成本实用新型一卧式离心泵轴承油润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禹水工程技术总公司泵制造厂,未经北京科禹水工程技术总公司泵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1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