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栽培床脚架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21521.2 | 申请日: | 199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119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31 |
发明(设计)人: | 蔡德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德安 |
主分类号: | A01G9/00 | 分类号: | A01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培 脚架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木种苗、蔬果花卉等植物用栽培床,尤指栽培床脚架连接装置。
目前国内外对于精致农业发展,主要是著重于园艺花卉、蔬菜、水果等,作温室与水耕栽培。不管是温室或水耕栽培,都是利用栽培床,作为培育生长的基础。
如图1所示:是一般栽培床搭架使用示意图,不管栽培床10的形状、结构为何?都会利用支撑脚架20予以支撑固定,再配合设于栽培床底部的灌溉系统,或设于栽培床上方的洒水系统组合。当林木,花卉、蔬果等在栽培床上栽种培育过程中,可以利用灌溉、洒水系统予以补充水份与养份,来达到培育生长的目的。其中,
为了使栽培床在架设后,具有较佳的排水功能,一般都会将栽培床10首尾两端的支撑脚架20,调节呈一高一低状,使栽培床架略呈倾斜状;或是为了保持水份不轻易流失,让培育的植物,充分吸收水份,需要将栽培床架保持水平状。
依目前国内所使用的栽培床支撑脚架20而言,为了能够具有调节高低的功能,一般是在提供栽培床10跨置定位的支撑段21末端,与嵌插于地上固定的固定段22,两者间作内外拴套组合后,再由径向钻制穿孔,配合销体23予以拴插固定(如图2所示)。类此具有调节高低的支撑脚架20,在实际应用时,虽然可以调节支撑脚架20的高低,来达到调节栽培床的高低倾斜或水平的目的,但却因所架设的栽培床10长短不一,以及支撑脚架20是藉钻孔与销体23来插结固定,以致于在实际调节栽培床高低倾斜度或水平时,将会产生如下的缺点:
1、栽培床越宽越长时,水平或倾斜率的掌握,困难度也就越高,不但需要专业人员先作测量后,再行施工安装固定,而除有施工不便外,更需要多人配合实施,才能顺利完成。
2、支撑脚架的支撑段与固定段,在套合调节高低后,须要钻孔,再配合销体予以嵌插固定,不但施工不便,更容易因穿孔不当,产生误差,造成栽培床安装不良率居高不下。
3、当支撑脚架与栽培床安装完成后,若发现栽培床所要求的水平或倾斜度不对时,需要重新调节支撑脚架的高度。此时因栽培床安装前都先经测量过,其间高低误差值都是相当的小,一旦需要重新调节时,势必要将销体先行拔出,并调节支撑段高低,重新钻制穿孔,无形中等于重新再安装一遍。所以该传统支撑脚架在安装完成后,根本无法调节高低,只有用重新安装一途,才能解决安装不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栽培床脚架连接装置,要让使用者,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轻易的来完成栽培床的架设外,更要能精确的掌握栽培床的水平或倾斜度。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于支撑脚架的支撑段与固定段上,分别设有一个具有正反不同转向螺孔的固定元件,再配合一两端设有正反不同转向螺纹段的连接元件,螺接组合,于连接元件间设有平行对边,使利于利用扳手工具驱动旋转,来带动支撑段与固定段相对接近或背向远离的间距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脚架的支撑段,是呈冂字形、T形或一字形。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栽培床脚架连接装置,使在栽培床架设施工完成后,如发现倾斜度或水平度不符合要求需作调节时,可无须拆解任何组成元件,只要用最简单的方法直接对连接元件驱动旋转,独自一个人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水平状与倾斜度的调节;并且在栽培床的架设施工时,亦无须专业人员先行测量水平后,再行钻孔锁结固定的操作,是一种具有新颖、进步及实用性的新设计。
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容及功能、效益如下:
图1:是一般栽培床搭架使用示意图。
图2:是一般栽培床支撑脚架的结构组合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断面及作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侧视作用示意图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栽培床脚架连接装置」的分解图,该栽培床支撑脚架30仍含有一支撑段31与相对数固定段32,配合连接装置40连接组合成一体;其中,
支撑段31,约呈一冂字形状,亦可呈T形或一字形;
固定段32,是呈杆状体,其末端可斜切尖锥状;
连接装置40,含有两个固定元件41、42与一连接元件43组合;固定元件41、42是分别安装于支撑段31与固定段32末段内固定,并分别设有一个正反不同转向的螺孔44、45;连接元件43是呈杆状体,其两端分别设有正反不同转向的螺纹段46、47,分别与螺孔44、45螺结组合,并于中段设有平行对边48,使供扳手嵌合夹持,作为驱动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德安,未经蔡德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1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