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锤无效
申请号: | 97221530.1 | 申请日: | 199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070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东设建筑岩土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10 | 分类号: | E02D13/10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锤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桩用锤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异形桩体的叉锤。
在岩土工程的劲性桩施工中,是先钻孔,再放入工字钢。由于钻孔孔壁不完全平滑孔底还存有未洗净的残渣,在放入工字钢时往往不能完全放入,这时就需要一个行知有效的重锤击打,而目前现有的重锤由于其自身结构及钻孔构造的限制,无法按要求将工字钢下落到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劲性桩并带有限位装置的叉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柱形金属锤体,其特征是在柱形金属锤体的下部平面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丁字形叉翼钢板,在金属锤体上部平面设置有一吊钩。上述结构的两个丁字形叉翼钢板的横面板是相对平行的。操作时,先起吊叉锤,并将两个丁字形叉翼钢板插入到工字钢桩的端部,此时,工字钢桩的中间横梁被夹在两个丁字形叉翼钢板的横面板之间,然后再将叉锤抬到一定的高度,在有效冲程内起落叉锤,这样往复数次便可将工字钢桩向下击打到指定位置。由于叉锤上的两个丁字形叉翼钢板比较长,大约在1.5-2.0米左右,因此在向下击打工字钢桩时,该工字钢桩一直未脱离叉锤上的丁字形叉翼钢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剖面图
由图1-2所示,1为柱形金属锤体,在柱形金属锤体1的下部平面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丁字形叉翼钢板2,该两个丁字形叉翼钢板上横面板3是相对且平行的。在金属锤体1的上部平面还设置有一吊钩4。操作时,先起吊叉锤,并将丁字形叉翼钢板插入到工字钢桩5的端部,此时,工字钢桩的中间横梁被夹在两个丁字形叉翼钢板的横面板之间,在有效冲程内起落叉锤,这样往复数次便可将工字钢桩向下击打到指定位置。由于叉锤上的两个丁字形叉翼钢板比较长,大约在1.5-2.0米左右,因此在向下击打工字钢桩时,该工字钢桩一直未脱离叉锤上的丁字形叉翼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东设建筑岩土工程公司,未经沈阳东设建筑岩土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1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