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液压剪切钳无效
申请号: | 97221641.3 | 申请日: | 199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179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斌芬 |
主分类号: | B23D29/02 | 分类号: | B23D29/02;B25B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祯祥 |
地址: | 3176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液压 剪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动切割工具,涉及液压式带切割刀刃的钳类工具。
在工业、建筑业以及电力部门等领域广泛需要剪切普通圆钢、铜芯线、铝芯线、钢丝绳和电缆等物件。目前已有省力高效的液压剪切钳,这类液压钳主要由手柄、油囊、活塞、剪切刀、进油装置和回油装置组成。通过连续按动手柄增大油压,推动活塞,使其作用在剪切刀的力度增大。然后放开手柄,操作回油装置,使活塞缸体中的油回到油囊,油压下降,剪切刀复位。剪切和回油复位周而复始地进行,直至剪断物料。但现有的液压剪切钳在技术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采用整体式的活塞及其缸体,回位去位弹簧装在活塞缸体内部,使缸体长度增加,需精磨的缸体内孔长,加工难度增大;活塞通过推动销杆压缩回位弹簧,施力于剪切刀,为此活塞缸体两侧需开对称长槽形通孔,以便安装销杆,加工更为复杂,安装不慎易损伤装在活塞上的密封圈,造成漏油,影响寿命以至报废;装在活塞缸体内的弹簧易变形,造成剪切刀难以退回,此时,因整体结构无法维修,致使整只活塞连同缸体报废。
2.回油装置通常采用螺塞与钢球结构,剪切工作时,螺塞顶紧钢球封住回油道,当需回油时,要拧松螺塞,利用回油压力顶开钢球,油回至油囊。这种结构操作费时,回油缓慢,并需双手操作,影响工作,尤其在高空作业等场所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改进液压剪切钳的结构,使活塞装置生产加工容易,密封可靠,维修方便,回油快速,剪切和回油只需单手操作,扩大使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对现有液压剪切钳进行改进。第一个改进是将活塞装置,即活塞及其缸体部分由整体式改为分体式结构,缩短活塞长度。为满足对剪切施力的需要,在活塞前面设置推杆,活塞顶接推杆后端,活塞与推杆的缸体分别在相互联接的后壳体及前壳体上加工而成。活塞缸体即为后壳体上经精磨而成的内孔,活塞与其滑配,活塞与内孔壁面之间设有密封圈。推杆缸体即为前壳体的内孔,内孔壁面与推杆之间装有活塞回位弹簧;另一个改进的结构特征是回油装置:即在后壳体回油道上设置一锥阀,并安装螺塞,锥阀芯杆与螺塞中孔滑配,锥阀与螺塞之间有密封圈,回油按板与锥阀芯杆固定在一起,回油按板一端由螺丝压紧压簧,压簧压紧钢球。在回油按板上还装有锥阀复位拉簧。锥阀上有通孔,其位置与回油道对应,回油时只需用姆指轻轻按动回油按板一定角度,便使锥阀转动,锥阀上的孔与回油道相通,便迅速回油至油囊。回油结束后,姆指放开按板,锥阀即刻复位,堵塞回油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由于活塞及其缸体采用分体结构,活塞缩短,做在后壳体上的活塞缸体(内孔)可缩短,对该孔的精磨加工容易达到要求;而做在前壳体上的推杆的缸体,因要求不高,不必精加工。当弹簧变形失效或密封不好,需要维修时,只要拆下前后壳体的连接螺栓,即可维修,经济方便。
2.回油快速,缩短了剪切——回油的周期;使用方便,一人一手就可实现连续剪切和回油的动作,特别适用于高空作业等场所。
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回油装置A的放大剖视图。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所示液压剪切钳主要由手柄9,进油装置10、活塞6、剪切刀1、回油装置A和油囊21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一是如图1所示,前壳体5与后壳体7由螺栓11连接,活塞6的缸体为后壳体7的内孔8,活塞6与内孔8壁面之间装有密封圈12,活塞前端顶接推杆2,推杆的缸体为前壳体5的内孔4,推杆与内孔4壁面之间装有活塞回位弹簧3,弹簧一端与内孔4底部相抵,另一端与推杆后端肩隔相抵;另一个特征是回油装置:如图3所示,在后壳体7的回油道上装有锥阀13,并安装螺塞15,螺塞与锥阀之间装有密封圈14,锥阀芯杆与螺塞中孔以及锥阀与后壳体之间滑配,回油按板19与锥阀芯杆固定,回油按板一端用螺丝18压紧压簧17,压簧压紧钢球16。钢球16用作锥阀定位,锥阀13上有通孔与回油道位置相对应。按动回油按板19的端部,按板转动,克服弹簧17的压力与拉簧23的拉力,钢球16偏位并使锥阀13转动,从而使锥阀通孔与回油道20相通,活塞缸体内的油即可迅速回至油囊21内;松开回油按板,由于压簧17的压力与拉簧22的拉力作用,钢球16复位,回油按板复位,带动锥阀复位,从而使锥阀通孔与回油道断开,阻断回油,即可开始下一次剪切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斌芬,未经黄斌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1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