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桩机无效
申请号: | 97222642.7 | 申请日: | 199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054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德干;董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德干;董剑锋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E02D7/16;E02D5/34 |
代理公司: | 芜湖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晖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多用途的建筑桩基础施工机械。
建筑桩机是需要较大投资的工程机械。目前,建筑桩基础按其对地基土结构的影响,分为排土桩和非排土桩两大类。排土桩即将实体桩沉入地基土中,排土成桩,桩截面一般较小,常用的施工机械有静力压桩机,锤击桩机等。非排土桩即将桩位中的土以各种方法取出后再成桩,如灌注桩,挖孔柱等,一般面积较大。常用的设备有正、反循环钻孔桩机。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出现以外套管,取土器完成干法取土大直径灌注桩新的成桩工艺,此装置可以利用液压设备压入土中,而现有的液压压桩机受到桩架安装位置以及附属送桩设备的限制,无法完成这一新的成桩工艺。因此,暴露建筑桩机存在着功能单一,设备利用率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排土桩和非排土桩施工的建筑桩基础施工机械。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行走装置、平台主梁、门式桩架、液压压桩装置,其中导轨安装在门式桩架内档侧面上端,门式桩架上和内档侧面垂直的侧面底部有绞板,平台主梁内档侧壁上有1~3组和绞板配合的绞座。此种结构,可以根据施工需要通过绞板和绞座的配合,使门框架安装在不同位置的主梁上,同时,绞板和绞座在平台主梁的内档上绞接,不像以往框架在主梁的上平面上连接固定,因此可使框架内档侧面上的导轨不受主梁的阻隔一直通到底端并能够直达地面,因此无需送桩装置,所以在进行外套管取土器施工时也就不受送桩装置影响。从而本装置既能完成排土桩的传统功能,又能进行非排土桩的施工,达到具有多用途的目的。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施工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在平台主梁一端对接有悬伸出行走装置外的附梁,附梁内档侧壁上有一组和门式框架上绞板配合的绞座。这样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离建筑物很近的场所施工。
为了保证门式框架位置改变后重心的稳定性,还可以安装可移动的配重,即平台上装有安放在支承辊上的配重滑板,滑板中间开有长条形通洞,通洞里放置固定在平台上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活塞杆和滑板连接。此种结构通过油缸活塞的运动,使得配重滑板能在支承辊上滑动,从而起到调整重心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门式框架内档尺寸在1m~1.5m之间。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的液压压拨桩机比较,由于框架上导轨不受梁的限制,可一直通往地面,所以同外套管取土器等附加装置配合,能够完成干法取土大直径灌注桩成桩工艺,并且在完成排土桩作业时不需要另加送桩装置,因此具备了排土桩和非排土桩的施工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平台上具有多个工作工位,不仅能够适于各种类型的成桩工艺要求,而且具备施工方便,灵活的优点,特别利用活动装拆的附梁,可以在离建筑物很近的地点施工作业,所以受场地环境的影响较小。本实用新型除了使设备利用率得到提高之外,还可以改变传统非排土桩存在的噪声污染,耗电量大,贯入力小等缺点,对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有显著特点。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反映的平台主梁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K向示意简图。
图4是图3中门式框架和平台主梁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门式框架绞板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平台主梁3上安装着门式框架1和机仓2,液压压桩装置就安装在门式框架1上,操作人员在机仓2内操作,门式框架1在平台主梁上有A、B两个安装工位,并且在悬伸出的可拆装的附梁9上还有一个安装工位C,同时机仓2也有A1、A2两个安装工位。平台主梁3下方有四根支承梁4,支承梁4下方安装着两组横向步履8和两组纵向步履7,构成桩机的行走装置,附梁9伸出在步履8之外。每根支承梁4上方有支承辊6,配重滑板5就安装在支承辊6上并能在其上滑动。
图2能够反映出平台主梁3上的门式框架1安装工位和配重滑板5的结构。平台主梁3和附梁9的内档侧壁上有三组绞座12,其位置处于A、B、C位。在平台主梁3的内档A1、A2位置上也有两组绞座。门式框架1就安装在A、B、C位置的绞座12上,机仓2则安装在A1、A2的绞座12上。
图3中,门式框架1的内档侧面上设置导轨10,导轨10一直通到地而,图4即反映门式框架1底部和平台主梁3的连接结构。门式框架1底部如图5所示,18是门式框架1的内档侧壁,其上有导轨10,与内档侧壁18垂直的侧壁上有绞板16,绞板16插入到相吻合的绞座12中,通过高强螺栓17使绞板16与绞座12绞合。改换工位时,将高强螺栓17折卸向,将门式框架1用同样方法固定在另一个绞座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德干;董剑锋,未经魏德干;董剑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26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汉字练习卡片
- 下一篇:复合织物型开孔塑料片土工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