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吸震及反弹性之垫体无效
申请号: | 97222940.X | 申请日: | 199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031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水木 |
主分类号: | F16F1/37 | 分类号: | F16F1/3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吸震 弹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吸震及反弹性之垫体。
就目前而言,一般吸震材料大都以发泡材(例如保丽龙)或者具有气囊之垫体制成,发泡材、气囊垫体各有其适用范围,其中,发泡材仅适用于重物避震,气囊垫体仅适用于一般物避震,两者并无法一体适用。
另外,受限于一般物理因素,上述吸震材无法同时拥有高吸震性及反弹性,因吸震性和反弹性成一反比关系;换言之,一般吸震材料、弹性材料之物理性成相对性,亦即使用于电子器材或通讯器材或工业器材或包装器材…等等精密仪器之吸震材料,仅能提供该等器材于运送时有较佳之防震保护效果,并无法同时兼具有较佳之反弹性,以便适用于弹性材料中。
由上述之说明可知,倘有一种垫体同时兼具有较佳之反弹性、吸震性,则可同时使用于吸震材料以及弹性材料中,其经济效益及方便性将不可言谕,惟经诸多相关厂商不遗余力的进行研究发展,迄今仍未有较佳的结构来供广泛使用。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吸震及反弹性之垫体,使其具有极佳之吸震性和反弹性,达到广泛使用之相容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软胶层、气泡及外壳所构成;软胶层中设有多数气泡;利用软胶层具有之吸震特质,使该垫体具有相当好之吸震性;且配合气泡的设置,而降低整体垫体之重量,该气泡并可包覆空气于其中,令气泡具有于压缩后之反弹特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可由胶套、封套所构成,封套可以热封的方式固设于胶套、软胶层上,使软胶层可以为胶套及封套密封,以构成一密封之垫体结构。垫体可以是突粒形状,也可以是任意几何形状,以配合所承载的任何形状之物品。
本实用新型中具有气泡的软胶层可以于其上、下分别设置塑胶层或者于其下设置塑胶层或者于其上设置塑胶层,利用塑胶层之中介设置,而广泛使用于反弹、吸震材料中;也可以条状的方式纵向设置于塑胶层中。而软胶层可设置于发泡体之孔洞中,藉此以减少软胶层本身之成本及重量。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因各气泡间设置于软胶层中,各气泡不容易破裂,且各气泡平均受力,使本实用新型拥有可塑之性质,且具有极佳之吸震优点,故在配合气泡之蠕动性下,使本实用新型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形状、重量、大小物体之避震用,足以取代习用之发泡材、气囊垫体,且更胜之。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剖面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0系本实用新型第八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1系本实用新型第九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2系本实用新型第十种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软胶层20系以两液型聚氨脂组合原料或者矽胶原料所构成,经过搅拌、混合、注入胶套10,然后成型,因于成型前有经搅拌的程序,使空气进入其中,故待成型后,其所产生气泡30便可形成于软胶层20中;于前述胶套10、软胶层20上组设封套40,封套40可以热封的方式固设于胶套10、软胶层20上,使软胶层20可以为胶套10及封套40密封,令胶套10、封套40构成一外壳结构。
由上述之结构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利用软胶层20具有之吸震特质,使垫体具有相当好之吸震性;且配合气泡30的形成,除降低整体垫体之重量外,更使气泡30具有于压缩后之反弹恢复特性,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佳之反弹性,以适用于弹性材料中;另外,气泡30又为软胶层20包覆,配合软胶层20之吸震特性,使气泡30具有极佳之蠕动性,而大幅增加吸震效果,以广泛适用于任何物品之避震;至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胶套10及封套40纯为一密封软胶层20、气泡30之结构,同理可以得知,本实用新型之软胶层20、气泡30亦可以一体之外壳所包覆。
请配合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软胶层20及气泡30所构成之结构配合胶套10而设置成突粒形状或者任意形或者几何形状,以方便承载任何形状之物品,使承载之物品于运送时具有良好之防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水木,未经王水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29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