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运输机上层皮带自动调整架无效
申请号: | 97223101.3 | 申请日: | 199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022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30 |
发明(设计)人: | 康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殿文 |
主分类号: | B65G39/16 | 分类号: | B65G39/16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鹤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文权 |
地址: | 154103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运输机 上层 自动 调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运输机皮带跑偏自动调节装置。
皮带运输机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皮带跑偏现象,工作人员通常靠人力调整拖滚位置来解决这一问题,调整时存在调整速度慢、不灵活、耗力大等问题,且有一定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皮带运输机上层皮带自动调整架,它通过机械传动系统动作自动调整皮带位置,调整及时、灵活,能有效地解决皮带运输机皮带跑偏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在皮带运输机机架上设置一根与机架连为一体的下槽钢,该槽钢两端设置与之连为一体的齿条;上面设置一根上槽钢,在上下两根槽钢中间钻孔穿入与上槽钢动配合与下槽钢静配合的中心轴。上槽钢两端设置挡轮架及挡轮,二者通过轴承连接,挡轮位于挡轮架上方,它通过挡轮轴与位于挡轮架下端与内齿条和/或减速齿轮咬合的挡轮轴齿轮连为一体;上槽钢中间设置与之连为一体的拖滚架及固定在拖滚架与挡轮架之间的拖滚。该调整机构分为内齿型和外齿型两种,内齿型机器中挡轮轴齿轮与内齿条直接咬合;外齿型机器在挡轮轴齿轮与外齿条之间设置一个减速齿轮和与之键连接的小轴齿轮,小轴齿轮通过固定架与上槽钢连为一体,并与外齿条咬合。以内齿型调整机构为例,工作时,若皮带跑偏摩擦挡轮,导致挡轮旋转,其下端挡轮轴齿轮延内齿条轨迹运动,则发生摩擦一端上槽钢通过中心轴作用向皮带运动方向移动,另一端逆皮带运行方向移动,与之连为一体的拖滚等部件随之移动,使皮带向跑偏的反方向滑动,达到了自动调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传动系统自动调节运行皮带的左右位置,调整速度快、灵活,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皮带动输机上层皮带内齿型自动调整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左半边俯视图。
图4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皮带运输机上层皮带外齿型自动调整架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4左半边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皮带运输机机架上设置一根与机架连为一体的下槽钢(7)(图1和图4中机架略画)该槽钢两端设置与之连为一体的齿条;上面设置一根上槽钢(6),在上下两根槽钢中间钻孔穿入与上槽钢(6)动配合与下槽钢(7)静配合的中心轴(5)。上槽钢(6)两端设置通过轴承连接的挡轮架(2)和挡轮(1),挡轮(1)位于档轮架(2)上方,它通过挡轮轴与位于挡架(2)下端与内齿条(9)和/或减速齿轮(10)咬合的挡轮轴齿轮(8)连为一体。上槽钢(6)中间设置与之连为一体的拖滚架(4)及固定在拖滚架(4)与挡轮架(2)之间的拖滚(3)。该调整机构分为内齿型和外齿型两种,结构上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内齿(9)还是外齿(13)都与下槽钢(7)连为一体。内齿型机器中挡轮轴齿轮(8)与内齿条(9)直接咬合;外齿型机器在挡轮轴齿轮(8)与外齿条(13)之间设置一个减速齿轮(10)和与之键连接的小轴齿轮(11),小轴齿轮(11)通过固定架(12)上槽钢(6)连为一体,并与外齿条(13)咬合。外齿型调整机构由其结构决定对挡轮轴齿轮(8)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它适合应用于宽皮带、大负荷工作设备。以内齿型调整机构为例,工作时,若皮带跑偏摩擦挡轮(1),导致挡轮(1)旋转,其下端的挡轮轴齿轮(8)延内齿条(9)轨迹运动,则发生摩擦一端上槽钢(6)及其与之连为一体的拖滚(3)等部件通过中心轴(5)作用向皮带运行方向移动,另一端则逆皮带运行方向移动,使皮带向跑偏的反方向滑动,达到了自动调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殿文,未经康殿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3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