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镁的连续生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23287.7 | 申请日: | 199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990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天德 |
主分类号: | C22B26/22 | 分类号: | C22B26/22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南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时剑峰 |
地址: | 473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的生产技术领域,是对现有热法炼镁装置改进的一种镁连续生产装置。
现有热法炼镁装置主要包括煅烧、磨碎、制团、还原和真空设备。其生产过程是先把物料煅烧后进行磨碎,然后配比,制团后再进行真空热还原。还原装置主要由还原炉,镍铬钢制成的还原罐,冷却端和真空机组成。还原作业时光把经制团成型的物料装入还原罐并密封,然后在1200℃的温度下加热并启动真空设备,使物料在13.3Pa以下进行还原反应,生成的镁蒸气扩散到冷凝部位时达到过饱和形成结晶析出。反应持续8-10小时后打开端盖,抽出集镁器,扒出残渣重新装料,开始下一个生产周期。
该装置用于热法炼镁有如下缺点:1、不能实现连续作业,生产效率低;2、生产过程需消耗大量昂贵的耐热钢,其费用占生产成本的25%左右。且由于受其使用条件限制,不能继续提高作业温度,反应速率较低;3、工艺指标要求严格且不易控制,镁实际产出率一般低于60%;4、设备运转和维修费用高;5、劳动强度大;6、生产过程和残渣崩解后易形成粉尘污染。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实现连续作业,自动给排料,不需耗用耐热钢,较低的设备运转和维修费用,无污染物排放,便于生产管理和实现高的镁产出率的热法炼镁装置,以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原有热法炼镁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进。该装置包括有料槽,料槽内插设抽料管,抽料管的上端连接集镁器,集镁器具有外壳,壳体内设置镁集流板,镁集流板围成的通道内设置有物料导流板;集镁器中段下部连接镁导流管,镁导流管下部设置有储镁槽;集镁器的尾部连接排渣管,排渣管的下部可以设置渣槽;集镁器通道内开设有真空抽孔,真空抽孔通过管道连接真空生成装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热法炼镁技术相比,具有可连续作业,不需耗用耐热钢,无污染易管理,产镁率高,生产成本低等显著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做进一步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集镁器横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装置如图1所示,料槽1、抽料管2、集镁装置3和排渣管4及渣槽5组成物料给排放系统。6为镁导流管,7为储镁槽。正常作业时抽料管、排渣管、镁导流管下端开口均位于液面以下,系统呈密闭状态。抽料管2、镁导流管6、排渣管4的垂直高度H1、H2、H3按公式确定。式中Po为当地基准大气压,P为工艺设定的工作压力(真空),ρ为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值。将料液、镁液、渣液P值分别代入上式即可得出与之相对应的H值。P为真空生成装置即真空泵,作用是为建立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防止由于常压下料液中熔解的气体在冲放出导致系统真空度降低而设置。
如图1所示,在正常工作状态建立后,只需将物料徐徐给入料槽1料液将自动沿抽料管上升经集镁装置3后通过排出。加料停止,排料也停止,从而实现自动给排料和连续作业。物料可在料槽中熔融,也可先行熔融后再移入料槽。
镁的产出和收集过程在集镁器中进行,如图2所示集 镁器3主要由外壳8、镁集流板9和物料导流板10组成,由于9内为设计的工作真空空间,当液态物料从导流板10上流过时,因其温度远高于在此压力下反应的起始温度还原反应以很高的速率在此间进行,被还原出的镁以蒸气状从料液中流出,该蒸气扩散到集流板9内表面后冷凝成液态并汇流后沿镁导流管6排出。
在实际作业时,由于受料液密度、大气压和液面高度的变化而使工作真空发生变化,可在料槽储镁槽,渣槽下设自由升降装置予以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天德,未经周天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32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