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电子闪光蜂鸣器无效
申请号: | 97223801.8 | 申请日: | 199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2989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家瑜 |
主分类号: | B60Q1/38 | 分类号: | B60Q1/38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兰凤 |
地址: | 030031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电子 闪光 蜂鸣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指示机动车行驶方向的转向信号灯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用电子闪光蜂鸣器。
目前机动车闪光器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类,电子式又有半电子式和全电子式之分。使用过程中,机械式和半电子式闪光器的触点易发生氧化、磨损、烧蚀等现象,影响使用寿命。全电子式闪光器虽然能克服以上缺陷,但其互换性差,摩托车和汽车不能通用;抗干扰能力差,当电源系统电压不稳定时,闪光灯不能正常工作,另外价格也偏高,使其推广和使用受到局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通用性好、适用电压范围宽、寿命长、造价低的全电子闪光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以电子元件构成有周期性的自动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由电容器C1、C2、电阻器R1、R2、R3、晶体管T1、T2、D组成自动开关电路,电路中D和C1构成电压自举和储能电路,D为隔离二极管,连接在T2的集电极与R3的两端,D正极接T2的集电极,负极接R3,C1正极与D负极连接,负极与电路L端连接;R3和C2构成充电电路,R3连接在D的负极和C2的正极之间,C2的正极与T1的发射极连接,C2的负极与电路L端连接;R1、R2为分压偏置电阻,R1的一端连接在D的负极,另一端连接在T1的基极,R2的一端连接在T1的基极,另一端连接在C2的负极;T1的基极与R1、R2连接,发射极与R3、C2的正极连接,集电极与T2的基极连接,T2的基极与T1的集电极连接,发射极接电路L端,集电极接电路B端;蜂鸣器Y并联在电路的B、L端,电路B端接蓄电池正极,L端接转向灯开关K,开关K连接转向灯搭铁接蓄电池负极。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其中:T1为PNP型三极管,T2为NPN型达林顿复合管,Y为电磁式有源讯响器。
工作时,当K接通,电池负极向C2充电,此时C2的正极端是低电位,T1的发射极也是低电位,T1截止,T2也截止,电路处于“关”状态,B、L端有高电压,蜂鸣器工作发声;当C2充电终了,T1发射极电位升高,T1导通,T2也导通,T2是MPN型大功率达林顿复合管,导通电流很大,此电流通过转向灯搭铁回到电池负极;L端电压上升,B、L端电压近似于零,蜂鸣器失去工作电压,无声,灯亮。此时C1、C2开始放电,维持T1、T2继续导通,C1、C2放电终了,T1截止,T2也截止,灯灭,蜂鸣器响,电路又开始向C1、C2充电,周而复始,电路处于一种具有周期性的导通、截止状态,也就是“开”、“关”状态,其频率由充放电的时间常数所决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电子结构、产品性能稳定可靠,环境适应性强,能适用于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通用性好,输出功率大,体积小,成本低,适于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家瑜,未经陈家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3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