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内捞油井口防喷防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24604.5 | 申请日: | 199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373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8 |
发明(设计)人: | 范长贵;高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长贵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油井 口防喷防碰 装置 | ||
套管内捞油井口防喷防碰装置是一种用在已报废井、长期停产井和低产油井套管内捞油的实用新型装置。
现有的套管内捞油井口装置是直接将焊在一起的防喷盒和套管短节拧在套管接箍上。这种装置一旦出现井喷是无法控制的,很容易造成事故及环境污染。如果捞油钢丝绳上的标记磨损,就会出现捞油装置碰井口的事故。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目的是为套管内捞油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井口防喷防碰装置。
该装置的作用是这样实现的:由法兰、下短节和出油短节焊在一起,再连接在防喷闸门上。上短节、密封圈、压盖、压帽组装在一起串在捞油钢丝绳上,当捞油装置下入井内时,上短节插入下短节上,用两只剪钉锁紧。捞油过程中若出现井喷时,可用防喷闸门控制,若钢丝绳标记磨损不清或司钻操作失误时,捞油装置碰至上短节,此时两只剪钉被剪断,捞油装置可安全提出井口,不会出现任何设备及安全事故。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装置的压帽[1]、压盖[2]、密封圈[3]和上短节[4]组装在一起,事先串在捞油钢丝绳上,钢丝绳头与捞油装置连接。下短节[6]、出油短节[7]和法兰[8]三件焊接在一起。捞油时首先用螺栓将法兰与防喷闸门固定在一起,捞油装置下入井内时再将串在钢丝绳上的上短节[4]插在下短节[6]上,用两只剪钉[5]锁紧即可进行捞油施工。当密封圈被磨损,起不到密封作用时,拧开压帽[1]、密封圈[3]即可露出来,换上新密封圈后拧紧压帽[1]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长贵,未经范长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4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