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进出粗芯活动铅笔无效
申请号: | 97225296.7 | 申请日: | 199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8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登华 |
主分类号: | B43K21/08 | 分类号: | B43K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2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进出 活动 铅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人们写字、绘图特别是初小学生做作业的一种文化用品。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是木质铅笔及细芯活动铅笔,木质铅笔写字清晰,但写字用力太重容易把纸刮破,细芯活动铅笔不适合初小学生使用,刚练习写字的初小学生在写字时用力不均,用力太重笔芯易折断,用力太轻则字迹不清晰,影响学生的视力。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国95年公告的:公告号2198122Y提出了 由:笔套、阻滑胶圈、螺旋弹簧、开口笔管、齿形顶针、笔帽组成的“旋进式活动铅笔”。但由于螺旋弹簧既要固定在笔套上,又要在笔套中伸缩自然,这就使装配复杂,开口笔管的设置也使笔的整体结构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旋转进出粗芯活动铅笔,它能保证铅笔芯受力均匀,字迹清晰,防止笔芯折断,防止刮破纸,且结构及装配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笔杆内壁开两条对称的导向槽,槽宽1~1.2毫米;护芯套前端进出芯孔径2毫米,供普通铅笔芯用,护芯套用螺蚊与笔杆连接;导杆直径1毫米,用钢丝制成,径向插入持芯夹上;螺旋压缩弹簧内径3.5~4毫米,选直径0.8~1.2毫米的碳素弹簧钢丝绕制;持芯夹内径为1.6~1.9毫米,外径为3.5~4毫米,通过导杆旋入螺旋压缩弹簧内;螺旋压缩弹簧固定在旋杆上,旋杆上端有宽5~7毫米的开口槽,供套扁形橡皮擦;将持芯夹上的导杆对着导向槽连同螺旋压缩弹簧插入笔杆内,旋杆与笔杆扣在一起并可以相对旋转。当转动旋杆时就带动螺旋压缩弹簧相对笔杆内壁旋转,导杆在导向槽的限制下带动持芯夹在螺旋压缩弹簧内作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铅笔芯进出。由于螺旋压缩弹簧的特性,写字时在纸不被刮破的用力范围内始终保持铅笔芯与纸接触,当写字用力太重时,铅笔芯则缩入护芯套内,写字用力减小时螺旋压缩弹簧就将铅笔芯推出,从而达到保证铅笔芯受力均匀、字迹清晰,防止纸刮破,防止笔芯折断,在整体结构及装配都很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保证铅笔芯受力均匀,字迹清晰,防止纸刮破,防止笔芯折断。把螺旋压缩弹簧固定在旋杆上,这与“旋进式活动铅笔”相比,变螺旋压缩弹簧相对笔杆(套)内壁周向静止为相对转动,就减少了开口笔管这个零件,使整体结构简单,装配也更简单。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附图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转进出粗芯活动铅笔的装配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零件装配及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把螺旋压缩弹簧(3)固定在旋杆(7)上,用钢丝制成的导杆(6)从持芯夹(5)径向插入连成一体。持芯夹(5)通过导杆(6)旋入螺旋压缩弹簧(3)2~4圈,将导杆(6)对着导向槽(4)连同螺旋压缩弹簧(3)插入笔杆(2)内,将笔杆(2)与旋杆(7)扣在一起并可以相对旋转,这时持芯夹(5)露出笔杆(2)的另一端,将铅笔芯套入持芯夹(5)中,护芯套(1)穿过铅笔芯另一端,用螺纹与笔杆(2)连接。转动旋杆(7)就带动螺旋压缩弹簧(3)相对笔杆(2)内壁旋转,导杆(6)在导向槽(4)的限制下,把持芯夹(5)连同铅笔芯一同向上提升,当铅笔芯离护芯套(1)前端3~5毫米就可写字。写字用力太重时则铅笔芯通过持芯夹(5)、导杆(6)将力传递到螺旋压缩弹簧(3),迫使螺旋压缩弹簧(3)向上缩;写字用力减小时螺旋压缩弹簧(3)就将铅笔芯推出,从而保证铅笔芯受力均匀。也可把笔杆(2)内壁的导向槽(4)改为突出的导向凸条,导杆(6)两端相对应的设有凹口的导叉,这样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登华,未经刘登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5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