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五汽化罐无效
申请号: | 97225340.8 | 申请日: | 199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951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弼春;李晓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江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4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单淑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化罐,特别是以液态碳五油液化气罐。
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已有技术为一项名称为“一种液化石油碳五气的燃气器具”,专利号91226582的专利,该罐内装入液态碳五油,使用时用户必须配置一个向内充气的电动气泵,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不能将罐内全部液态碳五油汽化,一般剩余30%左右不能汽化燃烧,在寒冷地区冬季剩的就更多。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可使罐内液态碳五油完全汽化燃烧,不留剩残液的碳五汽化罐。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汽化罐有二个工作腔——圆柱形罐体形成油控,油腔外是圆柱体形成的空气腔,在罐体的上盖装有汽化阀、气嘴和一端与罐体空气腔相通,另一端通过竖管连接位于罐体底部的螺旋形注气管的空气阀,在空气腔的下底有限压阀,汽化阀有一个阀体,其内装有阀芯和阀座,阀座的一端通过螺纹与阀体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与罐体上盖固连成一体的汽化阀安装座上,阀座的中心孔上连接有位于罐体内的油管的一端,阀座上的进汽孔与阀体与阀座形成的圆台形进汽空腔相连通,位于阀体内的阀芯主体为圆柱形,中心开有内螺纹孔与控制螺杆构成运动付,阀芯的工作面为一圆锥体,该圆锥体穿过圆台形进汽空腔,顶端插入阀座的圆锥孔内,尾端插入阀体的圆锥孔内,形成一个圆锥体工作面与阀座、阀体的圆锥孔面配合严密的针阀。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连通罐体空气腔和油腔底部的螺旋形注气管的汽化器_,因此可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为油腔注气使其汽化器工作产汽。不需用户配置向油罐内充气的电动气泵,简化了结构,方便用户,降低了产品成本;由于在阀座的中心孔上连接有位于罐体内的油管的一端,油管的另一端口位于油罐的底部,这样在油罐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油罐底部液体沿油管上升到汽化阀内与从罐体输来的油汽混合并汽化后经汽化阀出汽口入炉使油罐内油液烧完后不剩任何残液,汽化了的汽体内混合有空气有利于燃烧,降低能耗。可使相同重量的油燃烧时间延长30%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汽化阀的剖面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如图,汽化罐的圆柱形罐体7是油腔、油腔外是空气腔6,在罐体的上盖装有汽化阀1、注汽嘴3、汽嘴4、压力表2、空气阀10,空气阀的一端通过汽嘴11与罐体空气腔相通,另一端通过竖管连接位于罐体底部的螺旋形注气管(汽化器)9,在螺旋形注气管的表面开有均布的出气孔,在空气腔的下底装有限压阀8,其作用是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罐内压力过压时可卸压。汽化阀1的结构如图3所示,它有一个阀体16其内装有阀芯13和阀座14,阀座的一端通过螺纹与阀体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与罐体上盖固连成一体的汽化阀安装座15上,阀座的中心孔上连接有位于罐体内的油管5的一端,阀座上的进汽孔与阀体与阀座形成的圆台形进汽空腔相连通,位于阀体内的阀芯主体为圆柱形,中心开有内螺纹孔与控制螺杆构成运动付,螺杆由手轮12控制转动,阀芯的工作面为圆锥体,该圆锥体的安装位置是穿过圆台形进汽空腔的圆锥孔部,顶尖段插入阀座的圆锥孔内形成一个针阀,工作时罐内油液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油管在接触圆锥体后,形成圆锥面状的油液薄膜进入阀体圆台形进汽空腔后与油汽相遇,在压力的作用下油液薄膜被碰撞碎,使油液分子内能增大变成油汽分子,随同由罐输入汽化阀内的油汽一起进入燃炉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江,未经李晓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5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制动防抱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维持水池水位的自动控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