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积木式高效多路阀无效
申请号: | 97225359.9 | 申请日: | 199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3063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泽 |
主分类号: | F16K11/00 | 分类号: | F16K11/00;F16K2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4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积木 高效 多路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路阀,尤其是一种用于控制离子交换装置的积木式高效多路阀。
现有技术中,控制软水设备的阀门,特别是控制钠离子交换器的阀门主要有锥形旋转阀,多功能集成阀,以及防泄漏低磨损组合阀,由于此类阀门仅用一个就解决了以往要用数个阀门才能控制软水设备运行的问题,因而在提高生产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节能降耗的同时,还把操作人员从繁杂的操作过程中解脱出来,另外还克服了人为操作的离散性,确保产水质量,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的这些阀门存在的最大缺点就是泄漏严重,使用寿命短,加工难度大,因而使该类阀门的性能未得到充分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泄漏、易加工,并能提高使用寿命的高效多路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阀外中轴传动,上下轴承定位的方式,克服边沿传动带来的应力及磨损、误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它包括其上设有阀口和连通槽的阀座、阀盖,以及其上设有通孔的阀芯,其特征在于阀座由内阀座13和外阀座14构成,阀芯由上阀芯6、下阀芯9,以及设于其间的分隔件8构成,阀盖由上阀盖1和下阀盖2构成。其中外阀座14的外缘设有外罩11,在该外罩内圆面与内阀座和阀芯外圆面之间设有与排泄孔18相连通的排泄槽12,以便及时排出废水,在外阀座和上阀盖的内端面上分别设有连通槽16和4,用于与外回路相连接,同时便于连通槽的加工,内阀座13和下阀盖2上分别设有通孔15和3,用于与阀芯上的通孔10和7对位连通,上下阀芯之间的分隔件8用来隔离原水和软水,阀盖和阀座上均设有轴承17,通过中轴20实现在阀外控制阀芯转动,并且每转动45度角切换一个工位,便于操作,并可实现自动和手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极积效果:
1,由于采用阀外中轴传动的方式,提高了该阀的使用寿命和操作精度,同时有利于实现微电脑控制、电气自动控制,以及手动控制。
2,由于阀座和阀盖分别采用两个部件构成,并采用背板洗槽,整块粘结装配工艺,工作面不开任何槽路,不受任何损伤,从根本上解决了加工难的问题,提高加工精度,又使其适应多种材料加工,保证该阀的质量和性能。
3,阀芯每转动45度角切换一个工位,所以极大提高了对位精度,既保证了设备的工艺要求,又使工作孔位减至最少,并使工作孔位有水,非工作孔位无水,从根本上解决了泄漏源的问题。
4,由于阀芯采用上下阀芯,且中间用分隔件隔开,严格将原水与软水隔开,并利用阀芯边沿与阀座外罩之间的环形排泄槽及时排放废水,从根本上解决串水、串位的问题,提高产水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座府视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4为阀盖的仰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上阀芯府视图;
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
图8为下阀芯仰视图;
图9为图8的D-D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阀芯6、8、9通过中轴20设于阀盖和阀座内,阀盖和阀座的外端面中部通过中轴20设有轴承17,中轴20又与阀外的驱动器相连,在驱动器带动下使阀芯随中轴的转动而转动,实现工位的切换。外阀座14的外缘设有外罩11,内部设有内阀座13,在与内阀座相接的内端面上设有再生液连通槽16,以便再生液从入口25经孔24流入阀芯(如图2、图3、图8、图9),与软化水稀释后,由阀座出口40送至交换器进行再生处理;外阀座14的内端面上还设有软水连通槽21,并与软水入口23和软水出口22相连(如图2),当阀芯转动使下阀芯上的通孔37与软水入口23对位时(如图2、图8、图9),软水自入口流入阀座,经下阀芯上的孔35、连通槽36及孔37流入阀座,经连通槽21、孔22由出送出,实现软水供给的控制。下阀芯上设有连通槽38及孔10,当清洗时,清洗液通过38及10流经阀座上的孔15从40进入交换设备实现清洗;阀座与阀芯之间设有环形排泄槽12(如图1、图3),并与排泄孔18相连,流入阀内的清洗废液经上阀芯上的孔29、连通槽7(如图1、图6、图7、图8)进入环形槽12后,由18排出;上下阀芯上设有松床用的孔33和连通槽34;上阀盖1与下阀盖2相接的端面上设有原水连通槽27,与原水入口19和孔28相连(如图1、图4、图5、图6、图7),阀芯转动使孔28与阀芯上的孔32对位时,原水自入口19进入,经槽27、孔28、以及阀芯上的孔32、连通槽31、孔30和阀座上的孔3、连通槽4从出口5进入交换设备中,实现原水供给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泽,未经杨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5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电脑网络电视
- 下一篇:一种可更换展示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