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层包封的卤素灯无效
申请号: | 97226182.6 | 申请日: | 199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607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比华家庭装饰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5/12 | 分类号: | F21V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映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敬东 |
地址: | 20150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层 卤素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卤素灯,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直接插入一传统电源插座中使用,而不需再包履以一保护灯罩的、具有双层包封(Double-enveloped)高瓦数(例如100W以上)的卤素灯。
目前卤素灯可概括为低瓦数(1瓦-100瓦)的单端灯泡形卤素灯泡(Single-ended halogen bulb)及高瓦数(101瓦-500瓦)的两导电性未端的管柱形(Tubulardoubled-ended)卤素灯泡。前者一般是类似于手电筒或车灯般被安装在一灯罩内使用,并且大多安装在天花板上或墙壁高处作为照明或辅助照明之用。而后者的管柱形卤素灯刚开始时大多用于室外投射之用,直到最近几年才用于室内作为直立式往上投射灯。大瓦数管柱形卤素灯泡因为会产生高热,同时也有很小机率会产生爆炸,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安装在一保护灯罩内,防止因外界物品掉落在管柱形卤素灯泡上所可能引起的火灾及爆炸。所以,包含大瓦数管柱形卤素灯的灯具至少具有下列缺点:管柱形卤素灯必须安装保护灯罩后才能从工厂运送出去,因此,造成运输及仓储成本增加;以及消费者无法或很难自行更换损坏掉的管柱形卤素灯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安全卤素灯,其可以直接插入在一传统电源插座上使用,而且不需要一保护灯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卤素灯,其基本上是由一具有两导电性末端的管柱形卤素灯泡,一中空的外玻璃包封,及一将管柱形卤素灯泡固定在该外玻璃包封内部的插座所组成。其中该管柱形卤素灯泡进一步具有一石英包封,一位于石英包封内并由其两端伸出的金属灯丝及密封在石英包封内的含卤素气体混合物,其中外玻璃包封具有一2mm-8mm的厚度。
管柱形卤素灯泡的两导电性末端被电连接到插座的两不同位置,其中管柱形卤素灯泡进一步具有一石英包封,一位于石英包封内并由其两端伸出的金属灯丝及密封在石英包封内的含卤素气体混合物。
适合使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管柱形卤素灯泡可以为25-500W,而以60W以上较为适合。此管柱形卤素灯泡为目前市场上可购得的商品,例如美国GE公司,荷兰philips公司等多家公司均有制造销售。
外玻璃包封厚度为2mm-8mm,较适宜的厚度为3-6mm,此外玻璃包封的材质可以为任何一种普通的玻璃,但以95硼矽玻璃为较佳,而且其外表面可以为光滑的或被磨砂的。本实用新型的外玻璃包封的主要的功能在于防止管柱形卤素灯泡可能发生的爆炸伤害到其附近的人或动物;避免外界物质直接接触到高温的管柱形卤素灯所可能引起的灾害,例如火灾及灯泡爆炸等;及隔热。
外玻璃包封具有一颈部,颈部的一端具有一开口,而另一端为头部,其中颈部的开口端被连接固定在插座。
较佳的,外玻璃包封的头部的相对于插座的一外表面进一步具有复数个垂直于外表面的突起,复数个突起具有3-6mm的高度及5-10mm2的顶面积。外表面可为一面积介于3,000-14,000mm2平面,而该复数个突起等间隔的分布在外平面上,其中复数个突起彼此间的间隔约为2-6mm。复数个突起除了具有散热的功能外,主要的作用是使万一落在此外表面的物体不会平贴在高温的平滑表面上,而是支撑在空气可在其间流通的复数个突起上,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卤素灯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外玻璃包封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也可以为两组件组装成。无论是那一种型式,外玻璃包封都可以进一步形成有复数个通风孔。较适宜的复数个通风孔的设置是使得一外界使用者无法从任何一个复数个通风孔看到管柱形卤素灯泡,因此,万一管柱形卤素灯泡爆炸时,碎片不会直接从复数个通风孔射出到外玻璃包封外。此复数个通风孔的设置可有效的降低整个卤素灯的温度。
当本实用新型的外玻璃包封为一体成型,外玻璃包封的头部形状可以为一圆球形、椭圆球形的一部分、纺锤形的一部分、中间较宽及两端较窄的形状、圆柱形、碗形或漏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比华家庭装饰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比华家庭装饰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6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