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流液力控制阀无效
申请号: | 97227222.4 | 申请日: | 199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361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肉孜·阿木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7/00 | 分类号: | F16K7/00 |
代理公司: | 新疆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汤建武 |
地址: | 830052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控制阀,是一种分流液力控制阀。
目前各种蓄水池的注水或液位多采用电气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花园、草坪及温室的喷滴灌系统多采用人工控制。这些控制装置或者成本较高,或者需要专人管理。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通过控制分流液体通断来达到控制主流液体通断的分流液力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该分流液力控制阀的阀体上有阀体入口和阀体出口,阀芯上有阀芯入口、阀芯出口和隔墙,并且隔墙在阀芯入口与阀芯出口之间,在阀芯上有不少于一个的将阀芯入口与阀芯外表面相互联通的阀芯出孔,在阀芯上有不少于一个的将阀芯外表面与阀芯出口相互联通的阀芯出孔,阀芯外表面上紧套有弹性密封套,阀芯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阀芯入口与阀体入口相通,阀芯出口与阀体出口相通,阀体内侧有与阀芯外表面上的弹性密封套之间构成的控制室,阀体上有与阀体入口相通的分流孔,并且分流孔与控制室和控制管相通;在控制管上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为电磁阀或液位阀或手动阀;在隔墙外表面的阀芯上安装有密封圈;弹性密封套为橡胶套或弹性塑料套;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或塑料密封圈;阀芯出孔和阀芯入孔的过水面积与阀体入口处所联接水管内径相近或相等;通过阀盖将阀芯固定安装在阀体内;控制管与阀体出口不相互连通或者相互连通;在阀芯与阀体之间有内密封垫;内密封垫与阀芯上套的弹性密封套连接成一体;在阀体与阀盖之间有外密封垫;外密封垫与阀芯上套的弹性密封套连接成一体。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开启时水流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阀体,2为塞堵,3为胶垫,4为控制管,5为弹性密封套,6为阀芯,7为密封圈,8为螺栓,9为弹簧垫圈,10为螺母,11为阀盖,12为阀体出口,13为阀芯入孔,14为密封带,15阀芯出孔,16为控制室,17为分流孔,18为阀体入口,19为阀芯入口,20为阀芯出口,21为隔墙,22为内密封垫,23为外密封垫。
下面将结合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和2所示,该分流液力控制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6,而阀体1上有阀体入口18和阀体出口12,阀芯6上有阀芯入口19、阀芯出口20和隔墙21,并且隔墙21在阀芯入口19与阀芯出口20之间,在阀芯6上有不少于一个的将阀芯入口19与阀芯6外表面相互联通的阀芯出孔15,在阀芯6上有不少于一个的将阀芯6外表面与阀芯出口20相互联通的阀芯入孔13,阀芯6外表面上紧套有弹性密封套5,阀芯6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阀芯入口19与阀体入口18相通,阀芯出口20与阀体出口12相通,阀体1内侧有与阀芯6外表面上的弹性密封套5之间构成的控制室16,阀体1上有与阀体入口18相通的分流孔17,并且分流孔17与控制室16和控制管4相通,而在控制管4上安装有控制器;
使用时:首先将该分流液力控制阀的阀体入口18接在进液管(如进水管)上,当控制管4开启时,即阀体入口18的液体能从分流孔17流出,由于负压作用使控制室16水压小于阀体入口18的水压,进入阀芯入口19的大部分水流通过阀芯出孔15时,在压力作用下使弹性密封套5变形涨开,水流通过弹性密封套5的变形涨开间隙即密封带14由阀芯入孔13进入阀芯出口20,然后由阀体出口12流出,从而实现该分流液力控制阀的开启;当控制管4关闭时,即阀体入口18的液体不能从分流孔17流出时,控制室16的水压与阀体入口18压力相等,加之弹性密封套5安装时的预紧压力,使弹性密封套5作用在阀芯6外表面的压力大于阀芯出孔15处的水压,此时弹性密封套5紧压在隔墙21外表面上,使阀芯出孔15的水不能流动,故实现该分流液力控制阀的关闭。其中,在控制管4上最好安装有控制器,这样控制管4的开启或关闭就可通过控制器来实现了。
为了进一步增加密封效果,如附图1和2所示,在隔墙21外表面的阀芯6上安装有密封圈7,当控制器将控制管4关闭时,使弹性密封套5通过密封圈7与阀芯1的隔墙壁21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从而使该分流液力控制阀在关闭时不泄漏。
如附图1和2所示,该分流液力控制阀的阀芯出孔15和阀芯入孔13的过水面积最好与阀体入口18处所联接水管内径相近或相等。
为了便于安装阀芯6,如附图1和2所示,最好通过阀盖11将阀芯1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但也可采用其它安装方式;如附图1和2所示,控制管4与阀体出口12不相互连通,但根据需要可将控制管4与阀体出口12相互连通,这样可将分流孔17分流出的液体在控制管4开启时,流回阀体出口12,从而实现对分流出的液体的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7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