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信用低插损声表面波中频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97227680.7 | 申请日: | 199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235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堂;金国华;魏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H9/64 | 分类号: | H03H9/6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文意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用低插损声 表面波 中频 滤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声表面波低插损中频滤波器。
现有技术存在的无线通信(包括移动电话,无绳电话和个人通信用等系统)用声表面波中频滤波器中有一部分采用了低插损设计(插损小于10dB)。其他的插入损耗均较大(15dB以上),如美国声表面波技术(SAWTEK)公司产品。而插入损耗较低的这些中频滤波器的基片材料均为石英,因而带宽较小(0.19%-0.78%)。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的于提出一种采用X切,旋转112°Y传播钽酸锂(简写Y112°LiTaO3)基片所组成的声表面波中频滤波器,它可以大大降低滤波器的插入损耗,从而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功耗,并且保证有足够的带宽,以满足系统的需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在压电基片上包括有二个控制电极宽度单相单向换能器,基本材料为X切,112°旋转Y传播钽酸锂(LiTaO3),其中反射栅的反射信号的强度可以通过改变栅条厚度来控制,压电基片粘接在管座上,输入或输出电极是通过引线与管脚相连接。该压电基片采用Y112°LiTaO3材料;两个叉指换能器均采用控制电极宽度单相单向换能器。换能器加权可以都是抽指加权,也可以是一个切指加权,另一个为抽指加权;也可以是一个不加权,另一个为切指加权;还可以是一个不加权,另一个为抽指加权。其中反射栅加权均采用抽指加权。其特点在于反射栅的反射信号主要来自于力学负载的贡献,随着膜厚的增加而增加,反射信号的强度通过改变膜厚来控制,从而控制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采用Y112°LiTaO3基片,机电耦合系数比石英大,工作带宽比采用石英宽,大约可到1.5%。(2)由于反射信号的强度随反射栅条厚度增加而增加,可以通过控制反射栅条厚度来降低插损,最小插入损耗可做到4dB以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的幅频响应曲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它是用于扩展频谱(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中频滤波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声表面波滤波器芯片2粘接在管座1上,输入或输出电极通过引线3与管脚4相连。
图2是图1实施例中芯片2的结构示意图。由Y112°LiTaO3基片5上的两个控制电极宽度单相单向换能器6和7组成。两换能器的换能和反射栅阵的加权均采用抽指加权。反射栅条8的宽度为λ/4(λ为中心频率波长),它和相邻指条之间的间隔为3λ/16,其他指条宽度和间隔均为λ/8。为了提高滤波器的阻带抑制两换能器的长度不相等,分别为106λ和92λ,反射栅条的数量分别为72根和62根,膜厚为4000。
图3为图2中实施例的幅频响应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1dB带宽约0.8MHz,插入损耗小于4.5dB,阻带抑制小于45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7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寄复两用多功能折叠信封
- 下一篇:衬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