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状束带扣无效
申请号: | 97227842.7 | 申请日: | 199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100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昌生 |
主分类号: | B65D63/00 | 分类号: | B65D6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扎物件的装置,尤指一种借助一连接部将数个独立的束带扣相连成排状,以置于束带工具内,并可快速使用的排状束带扣。
现有的第一种束带扣如图1所示,其是在一矩形束带扣11的一侧,一体延伸一长条形束带12,在该束带12的一面设有多个定位齿(图中未示),而在束带扣11中央穿孔内设有一可单向进入的棘齿(图中未示)。
使用时,将束带12自由端绕过工作物13后,穿过束带扣11,并拉掣直到束紧工作物13为止,此时,束带12的定位齿已被束带扣11的棘齿嵌卡,无法后退而将工作物13束紧。
但是,上述束带扣使用时是一条一条的使用,不能够以较简便、快速的方式操作。且由于每条束带扣的长度皆相同,若捆绑小物件则不划算,若捆绑大物件则又不易找到适当的长度,亦不能串接使用。
请参阅图2、3所示,其是现有的第二种束带扣,该束带扣21亦成矩形,其中央内部设有一穿孔,该穿孔设有上、下对称的二棘齿211,而束带22亦为长条状且其一侧设有多个等间隔排列的定位齿221。
使用时,将束带22一自由端先插入束带扣21内,再将另一自由端绕过工作物23之后,插入并穿过束带扣21中且加以拉掣,使束带22束紧工作物23后,再剪断多余的束带22。
但是,上述第二种束带扣及束带是分离式的,使用时需用两手操作,操作上并不方便,且由于该束带扣是呈一个一个的独立状,故需一个个的装入束带工具中,在装入过程中需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使用上并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束带扣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排状束带扣,借助各个独立速带扣的横向或纵向相连成的排状束带扣,以便置于一束带工具内,进行简便、快速的操作,并且由于制作简单,可大幅降低人工装入的时间、成本,同时可以保持产品的一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状束带扣,是由多个束带扣直线相接而成,各束带扣分别设有一穿孔,穿孔中设有由孔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相向凸出的棘齿,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各束带扣具有平行的穿孔方向,且分别设有容易供束带穿过的穿入端,各束带扣的穿入端在同一直线位置上,且以该端的一侧与相邻束带扣的穿入端用一连接部相连,该连接部与束带扣是一体相连,且具有适当厚度及宽度,而使二相邻束带扣之间有一间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第一种束带扣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习用第二种束带扣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习用第二种束带扣的束紧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置于一束带工具中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请参阅图4,该实施例的排状束带扣是由多个束带扣3直线相接而成,各束带扣3分别设有一穿孔31,穿孔31中设有由孔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相向凸出的棘齿311。上述各束带扣3具有平行的穿孔31方向,且分别设有容易供束带3穿过的穿入端32,各束带扣3的穿入端32在同一直线位置上,且以该端的一侧与相邻束带扣3的穿入端32用一连接部33相连,该连接部33与位于其两侧的束带扣3是一体相连,且具有适当厚度及宽度,而使二相邻束带扣3之间有一间隔。
请参阅图5,将上述构造的排状束带扣3横向穿孔呈纵向置于一束带工具5内,该束带工具5包括一本体51,本体51内设有供排状束带扣3置放的槽道52,其后端设开口以供束带扣3进入,并以一弹簧53抵推使第一个束带扣3位于本体51的开口位置,且用一盖59封闭该开口。在本体51开口上方设有一容置卷状束带4的容置槽54,借助具有辊花面的转轮50带动束带4向下移动穿过束带扣3的穿孔31,并用手旋的转轴55向上拉掣束带4进入容置槽5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昌生,未经吴昌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7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质卡片语音器
- 下一篇:旋转可调式颈椎康复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