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材料蓄电池壳体无效
申请号: | 97228695.0 | 申请日: | 199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320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04 |
发明(设计)人: | 邢养民;薛忠民;彭元亭;罗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建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迮永清 |
地址: | 12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蓄电池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一种蓄电池壳体。本壳体适于作各种形式的大容量蓄电池壳体。
目前我国的船舶、舰艇用的蓄电池壳体均为橡塑壳体,由于强度低,冲击韧性差,很容易破裂,造成酸液渗漏,影响使用安全;另外壳体内部有中隔板、外部有增强筋,两个极群组采用一半悬挂,一半底部支撑,壳体壁厚达20mm以上,严重影响蓄电池的有效容积,从而影响蓄电池的容量和放电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
本壳体的总体结构是由槽体7、盖板4和极柱螺圈3组成的密封壳体(如图1所示):
(1)槽体7是一种长方形底座的立方体,上部有四个吊耳1,内腔中部有两条挂肩9,如图2所示;
(2)盖板4是一种底为长形、中部为四棱锥形结构,正面为具有20个功能孔的平面的模压盖板,如图3所示;
(3)极柱螺圈3是底圈大,并在底圈上均布四个凸台的锁固装置,如图4所示;
(4)本壳体材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的复合材料。
本壳体的优点:
(1)经新设计的蓄电池壳体外观美观、吊装方便;
(2)由于整体强度和抗冲击性能提高,蓄电池内腔实现无中隔,本电池首次采用一个整体设计,即槽内只有一个极群组,极群组首次可采用全悬挂式设计,从而有利于避免电池从底部短路,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抗冲击性能和振动性能;
(3)由于取消中隔,盖板上功能孔位布置灵活,并且孔量增加,可配置齐全;
(4)极柱螺圈兼有锁紧、密封和传递载荷的作用,使全悬挂式更为稳定,同时顶端有四个凸台,使锁固操作更为方便;
(5)由于壁厚减薄、中隔取消,内部容积增大,使电池长时率放电性能提高,了25%,短时率放电性能提高了1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蓄电池壳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耳 2--极柱 3--极柱螺圈 4--盖板5--密封圈 6--排气冒孔 7--槽体 8--内腔
图2为本蓄电池槽体示意图。图中:9-挂肩
图3为本蓄电池盖板示意图。图中:10--极孔柱 11--水冷管穿孔 12--观察孔13--搅拌器孔 14--传感器孔 15--标记位
图4为本蓄电池的极柱螺圈示意图。
图5为橡胶电池槽的示意图。图中:16--蓄电池槽体17--锁极装置 18--蓄电池盖板19--极柱 20--中隔板 21--内腔22--增强筋
本蓄电池壳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我们研制的复合材料大容量蓄电池壳体。槽体内腔尺寸为641×337×1105mm;盖板为带有二十个功能孔位(两个在反面)的复合材料模压板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8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电容器内阻测试装置
- 下一篇:液压调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