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堤坝隐患探测仪无效
申请号: | 97228830.9 | 申请日: | 199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3280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河务局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3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堤坝 隐患 探测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设施探测仪,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堤坝隐患探测仪。
现有的堤坝隐患探测仪多是常规电测仪,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探测结果,但存在许多问题,如测量精度低。在测量一次场时,需要等待自电和极化稳定,在实际测量中很难稳定,有时还会出现在同一测量点重复测量,得到的结果差值过大等问题。在测量二次场时,只用几个积分值表征二次场的衰减特性,积分窗口是固定的,而二次场的衰减情况却随介质的不同而变化,故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除此之外,会存在只适应静态测量,不适应动态测量,不能快速大量地采集数据,抗干扰性能差,灵敏度和分辨率不高,自动化程度低,操作繁琐和记录方式不佳等问题。不能适应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分辨率高、测量速度快、智能化的堤坝隐患探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堤坝隐患探测仪的结构特点为:
(1)机身由机壳13、面板19组成,机壳13为普通的长方体,上面是面板19,面板19上安装有LCD液晶显示屏1和薄膜键盘2,面板19上还安装有同步插座3,直流高压供电端4、供电输出端5、连续测深供电输出端6、连续测深供电输出端7、被测信号输入端8、充电输入插座9、充电指示灯10、通讯插座11、电源开关12。
(2)机壳内部安装有程控开关电路板15、微机电路板16和数据电路板17以及电源电路板18。
(3)程控开关电路板15是多通道电极供电,共有AB、A1B1、A2B2、……A8B8九对电极,该九对供电通道由电子模拟开关电路、恒流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电子模拟开关电路由VMOS场效应管M1、M2、……M5组成,VMOS管通过三极管T1、T2、T3和变压器B1、B2、B3组成的隔离驱动电路来驱动,恒流控制电路也是通过VMOS管M6来实现。
(4)所述数据电路板17设置有前置预放大器N1、N2,对检测电压是通过前置预放大器N1放大,对检测电流是通过前置预放大器N2放大,其输出通过电压与电流通道切换开关N4,再经50赫陷波器N6和低通滤波器N8组成的抗干扰电路,进入由模拟开关N5和运算放大器N7组成的程控放大电路,其输出信号经绝对值电路N10和电池测量电路与通道测量切换开关N9,进入模数转换器N11,另外,还有由N1和N3构成的自适应动态补偿电路将自然电位“顶掉”的自电电路。
(5)所述微机电路板16采用常规的以单板机为CPU,以液晶显示屏为输出的微处理机。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堤坝隐患探测仪,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堤坝隐患探测仪面板示意图。
图2为堤坝隐患探测仪右视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堤坝隐患探测仪立体示意图。
图4为堤坝隐患探测仪连续分层电测深剖面测量法布线示意图。
图5是堤坝隐患探测仪的结构框图。
图6为程控开关电路板的电路图。
图7为数据电路板的电路图。
图8为微机电路板的电路图。
由图1、3可知,堤坝隐患探测仪面板上设有观察测试情况用的LCD液晶显示屏1,4×4薄膜键盘2,其中〔0〕-〔9〕和小数点键为数字键,〔Y〕键为确认键,〔N〕键为取消键,〔S〕键为记录键,〔RT〕键为硬复位键。
面板19上设置有外接同步电源用的同步插座3,接电池组或其它直流高压电源的直流高压供电端4,有A、B两个插接点的供电输出端5,连续测深供电输出端6,即面板19上的AA接点,连续测深供电输出端7,即面板19上的BB接点,被测信号输入端8,即面板19上的M、N接点,用于外接恒流充电电路给机身内电池充电的充电输入插座9,充电指示灯10,用于接计算机串行口的通讯插座11,以及用于启动探测仪工作的电源开关12。
由图2、4可知机身有一个长方体的机壳13,面板19扣在机壳上组成箱体,机壳13内设有机架14,及其上的四块电路板,它们分别是程控开关电路板15、微机电路板16、数据电路板17和电源电路板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河务局,未经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河务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8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