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芳香保健鞋无效
申请号: | 97229193.8 | 申请日: | 199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3426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鸿晨 |
主分类号: | A43B17/10 | 分类号: | A43B17/1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3608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 保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是一种装配有含天然芳香药物的竹木材料而能够直接在人的脚底产生保健效果的保健鞋。
目前公知的各类普通鞋型的鞋底内面部分,所装配的衬垫物大都不吸汗,其隔热性能也不很好,而普通鞋型解决鞋内通气的方法也都是在鞋旁上开口或装气眼,却并不能解决鞋底本身的通气问题。由于事实上人脚部的主要汗腺在脚底,人的脚底部分与鞋的接触又最紧密,所以鞋体特别是鞋底部隔热、通气、吸汗等性能的不理想会给人带来明显的不适,尤其鞋内湿度过大会在寒冷季节时加剧人脚受冻的程度,而在炎热季节时又会导致人脚闷热和产生异味及脚气,所谓“凉鞋不凉”正是普通暑期鞋型鞋底隔热、吸汗性能欠佳和鞋底本身不通气的表现。此外,目前一般的保健鞋,通常是在鞋内设置按摩装置或在鞋内放置药物,而鞋体本身并不含有保健物质成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有天然竹木材料的鞋,它能够解决人脚在鞋体底部内面的通气问题,并能够提高鞋内衬垫层的吸汗和隔热性麓,同时使天然芳香类药物直接在人的脚底产生保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布料、塑料、橡胶、皮革材料形成鞋底和带有固定带的鞋旁,以条形和片形连接体平行连接含有和浸有天然芳香类灭菌、驱虫药物的木片和竹片形成竹木垫层,在鞋底接触脚掌的面上装配竹木垫层并在鞋底周边的侧面开设气孔和鞋旁固定带插槽,面鞋旁通过其固定带插入鞋底周边侧面开设的鞋旁固定带插槽内与鞋底连接。人脚进入鞋内时,毛细血管和神经网丰富而集中的脚掌全面接触鞋底内面带有天然芳香类药物和具有吸汗和良好隔热性能的竹木垫层,且竹木垫屉由鞋底顶面边沿支撑而处于架空状态,而竹木垫层各木片和竹片间的缝隙及鞋底周边侧面的气孔都使脚掌下的空气形成流通状态。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使得鞋底本身的通气问题得到解决,并使鞋底的隔热、吸汗性能得到改善,也使天然芳香类药物能直接在人的脚底产生保健效果并自然散发天然芳香气体,从而同时实现鞋底内面垫层的天然化、芳香化和健体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子以具体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鞋底部分的横割面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编织状竹木垫层平面图。
在图1中,含有和浸有天然芳香类灭菌、驱虫药物的木片和竹片(3)由条形连接体(5)和片形连接体(4)平行连接而形成竹木垫层被装配在鞋底(1)接触脚掌的面上;鞋底(1)周边的侧面开设气孔(8)和鞋旁固定带插槽(6),而鞋旁(2)通过其插入鞋旁固定带插槽(6)内的固定带(7)与鞋底(1)实现连接。
在图2中,鞋底(1)顶面的凹形框内设置支撑竹木垫层(10)的垫柱(11)以辅助支撑竹木垫层(10),而鞋底(1)顶面的边缘设置固定竹木垫层(10)的嵌槽(9)以使竹木垫层(10)能够方便而稳固地装配在鞋底(1)的预面。竹木垫层(10)可直接将其边沿两端插入嵌槽(9)内,并使其底部的面置于鞋底(1)顶面凹形框内垫柱(11)和凹形框边条(12)的支撑面上。当然,在使用较厚竹木垫层材料时,可以省去鞋底(1)顶面凹形框内的垫柱(11)和竹木垫层(10)本身的条形连挂体(5)及片形连接体(4)。此外,鞋底(1)周边侧面的气孔(8)和鞋旁固定带插槽(6)的下缘,都与鞋底(1)顶面最低面平行,以便鞋底(1)顶面积存物的清除。
另外,在使用软质竹木垫层材料时,如图3所示,将条状竹木材料(13)和带状竹木材料(14)纵横交错排列而形成编织状竹木垫层。
至于构成竹木垫层的材料,可使用含有天然芳香类药物的树木板材,也可提取菊科等天然植物药材的有效芳香药剂浸润木材和竹板制得芳香药物竹木材料。而在含有天然芳香类药物的树木中,以采用下列树种为宜:
1、枫香树__含具有防治脚癣功效的枫香树脂。
2、黄金树__含具有芳香开窍、清热止痛和祛风止痒及驱避蚊虫作用的桉油。
3、香樟树__含具有除湿杀虫、消肿止痛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和防治脚部疥癣功效的香樟油和樟脑。
4、龙脑香树__含具有抑制病菌、芳香宣窍功效的右旋龙脑树脂。
5、桂树__含具有抑制病菌和防治肢体关节疼痛功效的芳香挥发油。
6、檀香树__含具有行气止痛功效的挥发性芳香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鸿晨,未经李鸿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9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尺规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构件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