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棘轮传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229971.8 | 申请日: | 199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015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23 |
发明(设计)人: | 薛连荣;冯守全;荐希荣;逄坤基;柴京洪;徐治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胶南市抗旱服务队 |
主分类号: | F16H27/00 | 分类号: | F16H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棘轮 传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用动力传输结构,特别与一种棘轮传动结构有关。
现有有关机械用动力传输结构中有一种单棘轮传动结构,该结构采用单棘轮、单棘爪,由单棘爪推动棘轮运行,其存在间歇时间较长,效率不高等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时间较短,效率较高的棘轮传动结构。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棘轮传动结构,有棘轮、棘爪、连动杆,其棘轮为同轴双棘轮,分别为一大棘轮和一小棘轮,大棘轮的棘齿和小棘轮的棘齿数目相同,大、小棘轮的棘齿对应间隔排列;上述棘爪为两支,与大棘轮对应的为大棘爪,与小棘轮对应的为小棘爪,其梢端分别与上述棘轮的棘齿吻合;上述连动杆有一主杆和两个支杆,主杆和两个支杆的交汇处为转动支点,两个支杆分别与上述大、小棘爪根端转动连接。
上述连动杆主杆和两个支杆结构为“T”字形,两个支杆的轴心线穿过上述转动支点并垂直于主杆轴心线。
上述主杆有动力输入端,该输入端与液压缸的活塞动力传输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同轴双棘轮,大、小棘轮棘齿数相同,棘齿对应间隔排列,与其对应的有大、小棘爪,其梢端分别与上述棘轮的棘齿吻合,当主杆动力输入端上下往复运行时,通过两支杆带动大、小棘爪交替推动大、小棘轮向同一方向转动;当主杆动力输入端上行时,通过其中一支杆带动大棘爪推动大棘轮向前转动,其下行时,另一支杆带动小棘爪推动小棘轮向同一方向转动,这样在上下往复运行过程中,两个棘爪交替推动大、小棘轮运行,其间歇时间要比单棘轮结构间歇时间短,每个行程都作功,效率也大为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有同轴双棘轮,分别为大棘轮1和小棘轮2,大棘轮1的棘齿和小棘轮2的棘齿数目相同,其对应间隔排列,如把大棘轮的棘齿称谓大棘齿、小棘轮的棘齿称谓小棘齿,从侧面观察棘齿的顺序为大棘齿、小棘齿、大棘齿、小棘齿……,该间隔排列可实现大、小棘爪交替推动大、小棘轮运行。大、小棘轮可为紧密配合,也可为间隙配合,也可成为一体使用,其齿数、轮径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设定。有两支棘爪,分别为大棘爪3和小棘爪4,大棘轮1对应大棘爪3,小棘轮2对应小棘爪4,大、小棘爪梢端分别与大、小棘轮的棘齿吻合,用以推动大、小棘轮运行。有一连动杆,该连动杆有一主杆5,两个支杆6、7,主杆和两个支杆的交汇处为转动支点8,支点8与支架9接合,支杆6与大棘爪根端转动连接,大棘爪可绕该连接点a转动,支杆7与小棘爪根端转动连接,小棘爪可绕该连接点b转动,主杆5有动力输入端c,由此处输入动力,当主杆5的c端向上运行时,支点8转动,支杆6带动大棘爪咬合大棘轮棘齿,推动大棘轮转动,当主杆5的c端向下运行时,支点8回转,支杆7带动小棘爪咬合小棘轮棘齿,推动小棘轮向同一方向转动,主杆5的c端上下往复运行,大、小棘爪交替推动大、小棘轮,实现连续运转。上述连动杆主杆5和两个支杆6、7结构为“T”字形,两个支杆的轴心线穿过上述支点8并垂直于主杆轴心线,可有更好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可与较常见用以实现往复运动的液压缸10配合,其主杆5动力输入端与液压缸的活塞动力传输杆11连接。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可使用单棘轮传动机构的各种机械,以及其它使用相关动力传输转换结构的机械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胶南市抗旱服务队,未经胶南市抗旱服务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9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闭式垂直螺旋卸车机喂料清车装置
- 下一篇:液压式发动机功率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