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脑机壳及壳体侧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230127.5 | 申请日: | 199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1666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志煌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脑 机壳 壳体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类,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电脑机壳及壳体侧板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已经普及到家庭,各种型号、种类、形状的电脑供人们选购,人们的选择越来越高,因此电脑在结构设计上要不断创新,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选择,如附图1所示,为常见的电脑主体分解示意图,其中,侧板(6)与机壳本体(5)的扣合,系藉其上、下框分别设有长条透孔(51),其目的乃提供尾部设有具供螺丝(63)穿套的透孔(62),与其弯折板(61)的侧板(6)嵌扣,侧板(6)内部于前方及上下侧设有凸片(64),即前方凸片(64)扣于机壳本体(5)的前框(50)内侧,而上、下凸片(64)则扣于机壳本体(5)的上、下透孔(51),然而由于这种结构设计不良,因此在侧板组装时非常困难,侧板(6)其尾部弯折板(61)的六个螺丝(63)穿过透孔(62)与其机壳本体(5)螺锁时,相当费时费工,又由于其内设的多数个凸片(64)以平行方式嵌入,本身无紧固结构,造成组装后摇摇晃晃,风扇转动容易发生噪音,另外拆卸时,因无任何可供推拿施力处,故须用拍打方式或侧板(6)控一凹槽以利推拿,这样极不方便又不美观,再者若扩充时无法作堆叠,尚须另外开模重新制作,相当不实用、不方便,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制作者和消费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常见电脑机壳及壳体侧板结构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脑机壳及壳体侧板结构,其可使侧板拆装组合方便、快速,升级或扩充时可堆叠及扣合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主要在侧板下方及两侧设有下扣及三角扣钩,其目的乃在于迫使侧板分别与机壳本体的下框及两侧的三角扣孔定位迫紧扣钩;侧板上方及上缘则设有提把及扣槽,其目的乃在于提供侧板拆卸组装拉提下压施力与提供上方堆叠的元件及下方扣钩方便容易穿套,并与机壳本体上方所设有三角扣孔迫紧。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
图1为常见电脑机壳及壳体侧板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1)为本体、(10)为下框、(11)、(12)、(13)为扣孔、(14)为螺孔、(15)为螺丝、(16)为架体、(17)为螺丝、(18)为螺孔、(19)为扣孔、(100)为螺孔、(161)为扣钩、(2)为侧板、(20)为下扣、(21)为扣钩、(22)为菱形扣槽、(23)为提把、(3)为上盖、(31)为扣片、(32)为扣钩、(33)为透孔、(34)为螺丝、(35)为软碟机、(36)为扣钩、(4)为扩充体、(5)为机壳本体、(50)为前框、(51)为透孔、(6)为侧板、(61)为弯折板、(62)为透孔、(63)为螺丝、(64)为凸片、(65)为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志煌,未经郑志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0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话管理器
- 下一篇:碳膜电位器中的电阻体组合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