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制冷器无效
申请号: | 97230508.4 | 申请日: | 199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174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发明(设计)人: | 周乐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乐喜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九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332723 江西省彭泽***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制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珀尔帖效应的电子制冷器。
电子制冷亦即半导体制冷以其无噪声、无振动、寿命长、工作可靠等优点,尤其是它不需要危害人体、污染环境的氟里昂制冷剂这一显著优势,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电子制冷的制冷量不大,效率也不高且造价昂贵,使其应用局限于医疗、仪器仪表等小型范围内。公告号为CN2225644Y的实用新型专利给出了一种“高效率电子制冷器”,其结构为:在A、B两组半导体制冷元件间设有导热器,导热器设于导热器盒内,盒内壁设有隔热保温内衬,A、B两组半导体制冷元件分别设于导热器盒内两侧壁的孔内,导热器盒两侧分别设有导热块,导热块通过其上的凸起小端与制冷元件紧贴固定,两制冷元件分别接温控电路。该项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A、B两组半导体制冷元件串联起来同时工作,使制冷的温度有所降低,但其外散热端为普通散热面,采用通常的风冷式散热,且采用二级传导,整体效率仍较低,导热器内设蛇形热交换管,制造工艺复杂,成本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散热好、制冷效率高、且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成本低廉的电子制冷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电子制冷器包括有半导体制冷片和储冷块,半导体制冷片通过接线与温控、开关电路相接,储冷块为一金属传导块,设置在隔热保温材料内,其工作面一面与半导体制冷片工作面紧贴,接触面上涂有导热硅脂,另一面作为冷源或热源与冰箱金属板或其它工作对象的传导金属板相贴,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制冷器还包括一专用散热器,专用散热器由多片散热片和隔片叠加构成,各片用螺栓固定,散热片与隔片组成的端部平面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另一端工作面紧密相贴,接触面上涂有导热硅脂。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该电子制冷器还设有一个散热用微型风扇,微型风扇设置在散热器的外侧并通过一固定框架与散热器相联。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制冷器,因采用了由多片散热片与隔片组成的专用散热器,大大地增加了散热面积,散热效率高,从而制冷效率高,制冷量大为提高,且具有结构紧凑、升降温快的特点。
说明书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制冷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分别为电子制冷器专用散热器的散热片及隔片平面形状图。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电子制冷器由储冷块(3)、半导体制冷片(5)、专用散热器及微型风扇(9)组成,储冷块(3)为用工业铝L4材料制成的一种传导块,其作用是将半导体制冷片(5)工作面上的冷或热传导出去,该储冷块(3)设置在隔热材料层(4)内,其两个工作面一面与半导体制冷片(5)工作面紧贴,其接触面上涂有导热硅脂,储冷块(3)的另一面作为冷源或热源与冰箱金属板(2)或其它工作对象的传导金属板相接,图中(1)为固定螺钉,半导体制冷片(5)可采用市场上现有的TEC1-12708型,其结构为由127对电偶对构成,两边紧贴着两块合金陶瓷片作为工作面,半导体制冷片(5)的两个工作面通过接线与开关、温控电路相接。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专用散热器由多片散热片(8)和隔片(7)叠加构成,散热片(8)及隔片(7)用工业L4型铝材用模具冲压而成,其形状分别如图2与图3所示,各片之间涂有导热硅脂并用螺栓(11)相固定,为使各片之间紧密相贴,可分别在散热片(8)与隔热片(7)的中部开设铆钉孔(12),用铝制铆钉将各片铆紧。散热片(8)与隔片(7)构成的端部平面与半导体制冷片(5)的工作面紧密相贴,两接触面上涂上一层薄薄的导热硅脂,以确保优良传导,图1中(6)为一压片。微型风扇(9)通过固定框架(10)与散热器相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乐喜,未经周乐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05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