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刮片雨刮器电机复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30772.9 | 申请日: | 199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3149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卓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卓进微型电机厂 |
主分类号: | B60S1/08 | 分类号: | B60S1/08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向东 |
地址: | 32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刮片 雨刮器 电机 复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单刮片雨刮器电机复位装置的改进发明。
在现有技术中,农用三卡、普通三卡等机动车辆驾驶室挡风玻璃上采用的雨刮器,全部是用单通断开关控制电机运转与停止,来配备复位装置,因此驾驶员在使用中当断开电源时,电机停转,电机减速箱输出轴上的刮雨杆刮片在挡风玻璃0-100°之间任意停留,其结果遮拦了驾驶员的视野,影响交通安全,有碍观瞻,影响车辆美观,操作麻烦,为使刮片停留在右侧下方,必须多开几次开关,直至刮片停留在恰当位置为止。
鉴于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使刮片始终停留在驾驶室挡风玻璃右侧下端的复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整个装置包括有电机,控制开关、减速箱和复位片,其特征在于控制开关的进线端并连一根导线,在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也并连一根导线,该两条导线与装配在电机蜗轮减速箱上的触头连接,另外在减速箱的蜗轮下端面装在带开口的环形金属片与触头配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凸轮与触头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公知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定位准确,按照本实用新型设计主题所制作的单刮片雨刮器电机的复位装置,必将给驾驶员带来积极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一的各有关细节,整个装置包括有电机(3)、控制开关(6)、减速箱(图中未示出)和复位片(5),其主要结构是在机动车电源至雨刮器电机(3)的控制开关,进线端并连一条导线(1),在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也并连一条导线(2),两条导线与装配在电机蜗轮减速箱上的磷铜触头(4)相连接,另外在减速箱的蜗轮下端面装有一个带开口的环形金属片(如图1所示),上述两个磷铜触头(4)轻压在环形开口片上,导通状况良好。因此电机运转,蜗轮作圆周运动,当开关断开后,正极电源通过并连在开关进线端的导线进入环形片,因两触片均在环形片上,因此另一触片上有正极电源并通过导线进入电机,维持电机继续运转,当电机上的蜗轮转至两触头(4)停在环形片开口处时,两触片处在绝缘状态,电机停转,并因蜗轮上的环形片开口选择在最佳停位角,刮片位置便停留下右侧下方准确无误。
实施例2,整个装置的实施便完全相同于实施例一,其不同之处只是在蜗轮的下端面装有一个凸轮(5’),当凸轮(5’)顶住触头(4)时,导通状况良好,电机运转,蜗轮作圆周运动,当开关断开后,因凸轮作用,触头尚未离开,维持电机继续运转,蜗轮亦带动凸轮转动,当凸轮离开凸面,触头分开,电机停转,因此刮片也能准确无误地停留在挡风玻璃右侧下方的最佳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卓进微型电机厂,未经瑞安市卓进微型电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0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