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离心泵双轴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230886.5 | 申请日: | 199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317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04 |
发明(设计)人: | 戴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秀美 |
主分类号: | F04D29/10 | 分类号: | F04D2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离心泵 轴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尤指一种改良的离心泵双轴封结构。
离心泵主要是借泵叶急速旋转而产生离心作用,从而产生压力,此压力克服水位差借以将泵液送至高处,如高塔或贮槽。又,泵要能产生升高泵液的压力,其泵壳须处于密闭状态,因此,在泵壳与旋转轴的介面中(固定与旋转之间),是必须设置特殊的对接面来产生密闭效果。请参阅图1,显示一习用泵的泵壳与旋转轴体(8)间的轴封构造设置,该轴封构造为使轴体(8)与泵间形成良好的密闭性,以阻绝有毒的泵液(如苯、丙烯睛)或可燃的泵液(如汽油、液化石油气)外泄,达到维护环境的效果。
上述习用的泵轴封构造中,为使轴体(8)的旋转环(83)得到适当的正面压力故设有弹簧(81),为使弹簧(81)能配置均匀,而设有保持环(80),再因旋转环(83)和轴体(8)间须密闭,而设有背托环(82)及O形垫圈(832);至于固定环(84)须和泵壳密闭,而设有O形垫圈(841)。
上述各轴封元件配合一轴套(89)要组装在轴体(8)上时,必须以假安装方式测出各元件在轴体(8)的位置后,在轴体(8)外的轴套(89)上先作记号,再将笨重的轴体(8)拆卸,重新进行轴封的装配测试,如此繁琐程序,不仅在装配上浪费时间,且不利轴封的维修组装,而且存在弹簧(81)暴露于泵液中的缺点。此轴封结构的缺点,已在公告第251647号离心泵的轴封结构改良专利中加以改善,该结构借轴套及旋转环、弹簧等作适当的设计,具有组装便利,防止泵液中的杂质侵蚀弹簧的优点。
就上述单轴封结构而言,泵体内的轴封若有损坏,则含有有害物质的泵液会立刻泄出,且操作中的系统又常常无法立即停止,遂造成操作上的困扰;尤其,世界环保标准渐渐严苛,在泵液的操作环境中所含的PPM值是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泵体内的轴封结构须有更好的设计,以尽力防止泵液的外泄才行。因此,泵的轴封结构,对于特殊的操作环境,是须要有内、外双轴封形态的结构。
请参阅图2所示,是习用一种以双轴封结构来使轴体(9)与泵本体(90)间形成良好密闭性的泵轴封构造,其结构主要包括有弹簧(91)、内、外二固定环(94)(940)、内、外二旋转环(93)等构件组成内、外双轴封,当内轴封损坏时,尚可借外轴封来防止泵液马上外泄。就此双轴封结构,虽在防止泵液外泄的效果上较单轴封佳,而逐渐被使用于高温、高压操作环境中(如高炉用水)。由于该习用双轴封结构尚不完善,其除双轴封构件是设置在泵本体(90)内,不但存在轴封构件装配不便且不利轴封维修的缺点,而且其利用内、外二固定环配合内、外二旋转环所组成的结构,亦过于复杂。
针对习用离心泵双轴封结构存在的上述缺点,应该设计出另一种不同结构的轴封,以使轴封的结构能更简化,且延长轴封的使用寿命,并使轴封构件的组装更加便利。
据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离心泵双轴封结构,主要是在泵体外盖内设一可套置于轴体的轴套及二旋转环、固定环、定位环及弹簧等构件,形成一双轴封结构,其中固定环设在泵体外盖内,而二旋转环位于固定环两侧,弹簧容置于二旋转环内,且二旋转环外侧设有对应轴套键块、定位环键块的键槽,以能定位组装于轴套及定位环上,以使轴封构件的组装便利,且简化双轴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的离心泵双轴封结构,包括有:可穿套于轴体的轴套、二可穿套于轴套外的内、外旋转环、一定位环、一固定环,其中轴套的适当位置设有一圆环肩部,该肩部上设有数个键块,而旋转环是设有台阶状内孔的柱状环体,旋转环的较大开口端设有数个对应轴套键块的键槽,又,二旋转环的内孔中可分别穿置弹簧,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固定环装设于泵的外盖内,而定位环是一可套于轴套外侧的环体,其外环设有数个可供外旋转环键槽对应卡合的键块,且于环上设有可供连结构件锁入的孔口,借由二旋转环键槽分别卡合于轴套键块与定位环键块,并使二容置有弹簧、垫圈的旋转环相对套置在固定环两端面定位,以形成一双轴封结构。
为便于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效果,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泵单轴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习用泵双轴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轴封构件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秀美,未经戴秀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0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鞋垫
- 下一篇:多段可寻址受控放大用户集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