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合沙发床无效
申请号: | 97231003.7 | 申请日: | 199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168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发明(设计)人: | 曾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7/17 | 分类号: | A47C17/17;A47C2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台湾省嘉义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合 沙发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俱,具体属于一种折合沙发床。
早期家俱在设计上通常只具有单项的功能,例如床具只适合卧躺乘坐上却不舒适,而沙发椅虽然乘坐舒适但卧躺上却不方便,为了使家俱具有较隹的通用性,市面上出现一种展开时可供舒适卧躺,组立後又方便乘坐的沙发床;传统沙发床在设计上通常藉架杆架设成两个组立框,再于各组立框上分别组装床垫,当各组立框摊平时可形成一张床具,而当其中一组立框上摆时,可形成沙发椅的靠背以方便乘坐,这种传统沙发床在使用上固然兼具有床具和椅具的功能,但在调整时只能平躺或者形成沙发,对于习惯靠躺在床上阅读或看电视的使用者而言舒适性略嫌不足,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沙发床使用上仍不够舒适的缺失作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依需要调整乘坐部位长度和靠躺角度,以增进使用舒适性的折合沙发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合沙发床包含:
一基座,具有两平行的架杆,两架杆底端撑设有脚杆,在架杆两侧分别组装彼此平行的一滑杆,每一滑杆上设置一开口朝内的滑道;
一靠座,具有一外框和至少一内框,其中外框藉两第一枢轴枢设在基座上,而外框可以两第一枢轴为支点向後旋摆,又内框乃藉两第二枢轴枢设在外框内,并可以第二枢轴为支点向前掀摆,在内、外框间组装一可维持内框掀摆角度的顶撑机构;
一连接座,藉一贯穿杆枢设在外框前端;
一延伸座,藉至少一枢杆枢设在连接座前端,在座体前端设两脚轮,其底部至基座间组装一滑移机构,上述滑移机构包含两固设在延伸座上的固定段,以及分别和固定段套接并向基座延伸的两滑移段,在滑移段间藉一连杆连接,此连杆上组装二可在滑道内滑移的滑轮;当靠座、连接座和延伸座摊平时可形成床具形态,而当内框以第二枢轴为支点向前旋摆後,受到顶撑机构的顶撑,内框就可形成供卧躺的部位;再当靠座以第一枢轴为支点向後旋摆时,会牵引连接座靠向靠座,并使延伸座移向基座最後架设在基座上方,以形成椅具形态。
此外,所述延伸座底端固设一限位杆,在限位杆底端突出一限位部,而基座上具有两段和滑杆垂直的架杆;当延伸座往基座移位而使得底端限位部越过基座前方的架杆时,可防止延伸座往前滑移。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靠座、连接座和延伸座直向连接,并将靠座枢设在一基座上,藉各座间的可相对旋摆和滑移,可使沙发床在必要时摊平成一张可供卧躺的床具,在需要时藉由连接座後端的上移以及延伸座滑向基座,成为一张可供舒适乘座的椅具,为了使沙发床在使用上更为舒适,将靠座设计成内、外框,并使内框得以前倾撑设的设计,可使沙发床转变成一张可供靠躺的床具。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展开成床具形态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展开成床具形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展开成床具形态且内框向上旋
摆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收合过程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收合成椅具形态的立体示意图。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参阅图1、2,本实施例的沙发床包含:一基座1、一靠座2、一连接座3和一延伸座4,以下说明中的前、後、两侧位置,是以使用者脸部所朝的方向为前方;其中:
基座1,具有两平行的架杆11,两架杆11底端两侧分别撑设一脚杆12,在两架杆11两侧边分别组装一垂直的滑杆13,每一滑杆13上设有开口朝内相向的滑道131。
靠座2,架设在基座1上方,具有一外框21和两内框22,其中,外框21上形成两位在滑杆13上方的架设段211,在两架设段211间为一垂直的连接段212,上述连接段212中央部位延伸一和架设段211平行的分隔杆213,此分隔杆213上远离连接段212一侧延伸两对应的第一突耳214,在两架设段211上靠近连接段212的内侧分别向下延伸一第二突耳215,这些第二突耳215分别藉一第一枢轴216枢设在基座1後方的架杆11两侧,在两架设段211前方分别向下延伸两对应的第三突耳217;而两内框22分别装设在外框21的架设段211和分隔杆213之间,两内框22分别藉两第二枢轴221枢设在外框21的架设段211与分隔杆213间,为了使两内框22得以相互连动,在两内框22後方藉一枢接片23加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1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视型接线端子
- 下一篇:一种上引连铸φ8mm无氧圆铜杆用石墨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