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31434.2 | 申请日: | 199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354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光;张荣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A45B25/08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装置,尤指一种在收伞时须用手按压上弹节,使解除上弹节对伞骨机构卡挡状态的伞具装置。
一般的伞具装置如图1所示,在中棒1上分别设有上弹节11和下弹节12,使伞骨机构2的下巢21在收伞时会被该下弹节12所卡扣而不致开伞,并在开伞时,该下巢21会被该上弹节11所卡挡而保持於开伞状态。详言之,该上弹节11是装设於该中棒1上所开设的槽沟13中,并具有卡挡部111及接连於该卡挡部111底部的弹性件112,使该上弹节11能弹性地伸收於该槽沟13中;亦即,如图2A所示,当伞骨机构2的下巢21顺沿中棒1上移至经过卡挡部111的接触侧1111时,由於该弹性件112具有可压折的弹性,该下巢21的内侧面会将该卡挡部111内压至该卡挡部111完全进入该槽沟13的位置;继续上推下巢21至该下巢21的底缘恰超过该卡挡部111的顶端1112时,如图2B所示,该弹性件112的弹性恢复力会将未受该下巢21压制的卡挡部111回复至原位,而使该卡挡部111卡挡住该下巢21的底缘,令该伞骨机构2不致下滑,而保持於开伞状态。欲收伞时,只须按压卡挡部111,使之脱离卡挡住该伞骨机构2的状态(参照图2A),该伞骨机构2的下巢21即可顺利地沿中棒1下移,而完成收伞操作。
参照图3A及图3B,这种公知的伞具装置在收伞时,使用者的习惯往往是用手指顺沿该中棒1上移,至碰触到该外伸的上弹节11的卡挡部111,再继续按压,就解除其对伞骨机构2的卡挡。该设于中棒1上的槽沟13系在中棒1制成后再切割成型,故该槽沟13的外缘往往锋锐,且在考虑成本效益情况下,厂商多末予磨平处理,而当使用者手指在向上滑移至碰触到该槽沟13时,经常会割伤手指。同样地,当上弹节11在制造成形时,会因加工的精细度不足,使上弹节11的弹性件112的角缘亦常锋锐,而导致使用者手指的伤害。因而,上述问题已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在收伞时不会使使用者手指受伤的伞具装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的第一方案的伞具装置,包括:
一伞中棒机构,由伞中棒本体及分设于伞中棒本体上部及下部的上弹节及下弹节构成;
上弹节包括有卡挡部及与该卡挡部连接能使该卡挡部可弹性地伸出或收纳于伞中棒本体的弹性件;
一伞骨机构,由上巢、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伞中棒机构的下巢及数个分别接设于该上巢与下巢上的伞骨构成;
一伞布,覆接于伞骨机构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是纵向连接于卡挡部顶端上,且在开伞状态下,仅有该上弹节的卡挡部外露于伞中棒本体。
由于该上弹节仅有卡挡部伸露出该伞中棒本体,而该弹性件则全被该伞骨机构的下巢所遮覆,故使用者在收伞时,以手按压该卡挡部,便不会因滑移而碰触至该槽沟的外缘而割伤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的伞具装置大致同于上述,它包括:
一伞中棒机构,由伞中棒本体及分设于伞中棒本体上部及下部的上弹节及下弹节构成;
上弹节包括有卡挡部及与该卡挡部连接能使该卡挡部可弹性地伸出或收纳于伞中棒本体的弹性件;
一伞骨机构,由上巢、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伞中棒机构的下巢及数个分别接设于该上巢与下巢上的伞骨构成;
一伞布,覆接于伞骨机构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是以与卡挡部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与卡挡部接设,且在开伞状态下,仅有该上弹节的卡挡部外露于伞中棒本体。
以下举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之构成与特点。
图1为公知伞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M部的放大剖视图,其中,图2A为上弹节被下巢扣压而收纳于槽沟内的示意图,而图2B为上弹节伸出该槽沟而将下巢卡挡住的示意图;
图3为图1M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3A为上弹节被下巢扣压而收纳于槽沟内的示意图,而图3B则为上弹节伸出槽沟而将下巢卡挡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伞具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4A为上弹节被下巢扣压而收纳於槽沟内的示意图,而图4B则为上弹节伸出槽沟而将下巢卡挡住的示意图;
图5为图4A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4B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伞具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7A为上弹节被下巢扣压而收纳於槽沟内的示意图,而图7B为上弹节伸出该槽沟而将下巢卡挡住的示意图;
图8为图7A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图7B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1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功补偿器
- 下一篇:多媒体大屏幕广告宣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