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火自滤式咖啡壶无效
申请号: | 97232232.9 | 申请日: | 199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312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乐平 |
主分类号: | A47J31/10 | 分类号: | A47J31/1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咖啡壶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直火自滤式咖啡壶,属于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咖啡逐渐成为家庭常用饮品,而且,人们已不仅局限于饮用速溶咖啡,经烘焙的咖啡豆或咖啡豆粉也因其口感浓香纯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目前煮制咖啡豆或咖啡豆粉的咖啡壶却不尽人意。如电动咖啡壶不能对咖啡豆或咖啡豆粉进行反复加热,因而不能使其中的有效成份充分地分解出来。而普通的咖啡壶又没有过滤功能,这不仅给饮用者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因过滤效果差还影响咖啡的口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够反复进行加热、充分析出咖啡中的有效成份且使咖啡豆或咖啡豆粉的余渣有效分离的直火自滤式咖啡壶。
本实用新型包括其支架,支架上安装着中部带有过滤网的上壶和位于其下方下壶,上壶内有一下管通过下壶的上端口通于下壶中,下管与下壶上端口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使用时,在上壶的过滤网上放置咖啡豆或咖啡豆粉,并在下壶内放入充足的水,利用热源对下壶进行加热。随着下壶内水温的升高,下壶内的气压增大,其中的水则通过上壶的下管进入上壶,对过滤网上的咖啡豆或咖啡豆粉进行煮制。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撤去热源,水温和下壶内的压力降低,下壶内液体则成为可饮用的咖啡。
本实用新型上壶内的过滤网应在其中固定,其固定方式有多种,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式:即在滤网的下表面安装一拉绳,使它与下管连接。松开拉绳即能将过滤网取出,以便进行清洗。
而拉绳的上部若包括一弹簧,拉绳的中部通过一挂钩与下管的下端口配合,则过滤网的拆装更为容易。安装时,拉绳的下端由下管下端伸出,拉动拉绳使弹簧伸展,露出挂钩后使其挂在下管下端口上。这样,在弹簧的作用下,过滤网定位,并能在煮制咖啡的过程中保持其位置。
本实用新型上下壶通过以下方式安装在支架上:的支架包括其立杆和其上端向前探出的横梁,横梁的前端安装有开口夹,开夹夹于下壶上部的壶颈处。
为使开口夹保持紧固,横梁的前部制有螺纹,其上旋有开口夹的定位螺母。
上壶带有一上盖,上盖的下表面带有内径与上壶的下管外径相适应套管,该套管用于放置上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图1横梁部分的俯视图;
其中,1-上盖,2-套管,3-上壶,4-过滤网,5-密封圈,6-弹簧,7-下管,8-拉绳,9-挂钩,10-下壶,11-酒精炉,12-底座,13-立杆,14-横梁,15-定位螺母,16-开口夹。
本实施例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上壶3和下壶10。其中,支架由其底座12、安装在底座12上的立杆13和立杆13上方向前探出的横梁14组成。而横梁14的前部带有螺纹,其上旋有一定位螺母15,横梁14的前端安装有一开口夹16。本实施例的上壶3和下壶10通过开口夹16固定在支架上,开口夹16夹于下壶10上部的壶颈处。上壶3由其壶体和其下端的下管7组成,其内有一过滤网4,过滤网4的下表面上有一拉绳8由上壶3的下管7穿过,拉绳8的上部包括一弹簧6,在拉绳8的中部有一挂钩9与下管7的下端口配合,拉绳8的下端穿出下管7。下管7由下壶10的壶口插于下壶10中,两者之间安装有密封圈5。上壶3的上口带有上盖1,上盖1的下表面上有一套管2,其内径与下管7的外径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使用方便、煮制充分、咖啡渣分离效果好的特点,其上、下壶还可以由玻璃制成,煮制咖啡时使用明火(如酒精灯),整个煮制过程清晰可见,给使用者带来情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乐平,未经王乐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22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踏式拖布拧干夹
- 下一篇:一种烧结机炉箅振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