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锯无效
申请号: | 97232346.5 | 申请日: | 199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178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伟;卢培欣;刘淑萍;刘昌友;郭士杰;庞全塘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华伟 |
主分类号: | A61B17/14 | 分类号: | A61B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器械,尤其是一种由手柄、与手柄相连接的环锯锯头、锯齿、限位套环、限位螺钉组成的环锯。
众所周知,在进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颈椎管开窗减压等手术中所使用的环锯,主要由手柄、与手柄相连接的环锯锯头、锯齿、套装在环锯锯头上的限位套环及限位螺钉组成。使用这种环锯无法确定环锯行进椎体深度;另外,因锯下的骨块或椎间盘有后纵韧带相连,存在取出困难、操作不慎会损伤脊髓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安全、能够了解环锯行进椎体深度、锯下的骨块或椎间盘取出容易的环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手柄、环锯锯头、锯齿、限位套环、限位螺钉组成,其特征是:环锯锯头上与手柄相连接端的轴心孔内设有螺纹,螺纹孔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螺柱,螺柱一端开槽,另一端与螺钉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环锯锯齿后方的环锯壁上设有观察窗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环锯锯齿后方的环锯壁上设有观察窗口,在环锯的轴心孔内设有螺纹,螺纹孔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螺柱,螺柱一端与螺钉连接,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能够及时了解环锯行进椎体深度、锯下的骨块或椎间盘取出容易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也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手柄(1)、环锯锯头(2)、锯齿(3)、观察窗口(4)、轴心孔(5)、螺纹(6)、螺柱(7)、槽(8)、螺钉(9)、限位套环(10)、限位螺钉(11)、环锯壁(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所示,手柄(1)、环锯锯头(2)、锯齿(3)、限位套环(10)、限位螺钉(11)的构造及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在环锯锯头(2)上与手柄(1)相连接端的轴心孔(5)内设有螺纹(6),螺纹深度为0.7cm,螺纹孔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螺柱(7),螺柱(7)一端开有槽(8),另一端与直径为4.5mm的螺钉(9)相焊接,在距离环锯锯齿(3)1.5cm处的环锯壁(12)上设有观察窗口(4),观察窗口(4)长度为4cm,宽度为环锯周长的1/4。在进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或开窗减压手术中,环锯在颈椎椎体内逐渐环割加深,与此同时,位于环锯轴心处的螺钉(9)随着环锯锯割的加深而拧入要切除的椎体或椎间盘内。在锯割的同时,通过观察窗口(4)观察环锯内被锯割的椎体或椎间盘,若被锯割的椎体或椎间盘与环锯存在相对滑动,表明椎体或椎间盘未锯透;若被锯割的椎体或椎间盘与环锯共同转动,则表示被锯割的椎体或椎间盘已锯透。此时,只需提拉环锯,则可使被锯下的椎体或椎间盘与后纵韧带分离,达到治疗目的,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能够及时了解环锯行进椎体深度、锯下的骨块或椎间盘取出容易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华伟,未经吴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2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