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拉机的减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32480.1 | 申请日: | 199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021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兵;戴林;刘炳文;武英海;宋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山集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威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拉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的减振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前桥减振、后桥减振组成的拖拉机的减振装置。
众所周知,现有拖拉机的前桥和后桥与机架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当拖拉机通过障碍或颠簸不平的路面时,地面对车轮的冲击力,经前桥、后桥直接作用在机架上,具有驾驶员舒适性差、零部件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易损坏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大、驾驶员舒适性好、零件不易受冲击而损坏的拖拉机的减振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前桥横梁经U形栓与板簧连接,板簧的前卷耳与机架上的吊耳相铰接,板簧的后卷耳与侧板的一端相铰接,侧板的另一端与机架上的吊耳相铰接,后桥变速箱箱体上的固定接头与撑杆一端的螺杆叉相铰接,撑杆另一端的螺杆叉与机架接头相铰接,后桥的半轴壳体经U形栓与板簧连接,板簧的前、后端安放在机架上的板簧吊耳内。
本实用新型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与后桥半轴壳体相接的板簧由主板簧和副板簧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前桥的横梁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减振板簧,后桥的半轴壳体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减振板簧,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大、驾驶员舒适性好、零件不易受冲击而损坏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机架1、吊耳2、板簧3、前桥横梁4、U形栓5、侧板6、变速箱7、固定接头8、机架接头9、撑杆10、主板簧11、副板簧12、U形栓13、后桥半轴壳体14、板簧吊耳15。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也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前桥横梁4经U形栓5与板簧3固定连接,板簧3的前卷耳与机架1上的吊耳2相铰接,板簧3的后卷耳与侧板6的一端相铰接,侧板6的另一端与机架1上的吊耳相铰接,后桥变速箱7箱体上的固定接头8与撑杆10一端的螺杆叉相铰接,撑杆10的另一端的螺杆叉与机架接头9相铰接,利用撑杆10上的螺杆调节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轮距,后桥的半轴壳体14经U形栓13与板簧固定连接,其板簧由主板簧11和副板簧12组成,主板簧11的前、后端安放在机架1上的板簧吊耳15内,可上下移动。当拖拉机在空载或轻载时,机架1下降,主板簧11先与板簧吊耳15接触,由于主板簧11的柔韧性好,可对负荷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当拖拉机重载时,机架1下降,板簧3随侧板6的转动而后移,此时后桥变速箱7也随撑杆10的转动而后移,机架1下降与副板簧12接触,由于副板簧12的刚性强,使拖拉机的承载能力增大,同时副板簧12可防止主板簧11发生反弓。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大、驾驶员舒适性好、零件不易受冲击而损坏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拖拉机的减振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山集团总公司,未经山东海山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24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水器
- 下一篇:空心柱石材切割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