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线接地体无效
申请号: | 97232651.0 | 申请日: | 1997-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1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13 |
发明(设计)人: | 姜宜宽;姜凯东;汪建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宜宽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兴茂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线 接地 | ||
一种地线接地体,属于大型电器附件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广播电台、计算机系统等接地,以确保用电安全。
在现有技术中接地极都是用埋在深井中的钢管。这种接地体和大地相联的只有钢管的外表面,接地面积小,阻值大,导电效果差。即使往埋钢管的深井内灌注降阻剂和在管壁上钻孔,其接地电阻下降幅度亦很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作,和大地接触面积大,在和钢管长度相等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地电阻约降低近一倍的地线接地体。
根据电学基本原理和地线接地体埋没的工艺特点,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用四根角钢背对背竖直排列并在每相邻两根之间两端和中央部位各垫一块铁质垫块,然后把它们焊接成一体,角钢与角钢、垫块与垫块之间都留有空隙,以便让细土和减阻剂能充分与角钢的各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线接地体,其特征在于该接地体由四根相同的背对背竖直排列的角钢1和在每相邻两根角钢1之间位于其上下两端和中央部位各垫入的铁质垫块2构成,上述的各角钢1和各垫块2相互焊接成一体,并在各角钢1相对的面与面及各垫块2之间均留有空隙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埋设时施工方便,埋在深井中有16个面与大地接触,与相同长度且造价亦相同的钢管相比,接触面积增大2.21倍,接地电阻则由4.2Ω降为2.6Ω,在灌注减阻剂的操作上亦比钢管方便且能保证井内没有空隙,用电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一焊接好以后整体外型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描述如下:由四根50×6000(mm)的角钢1背对背竖直排列,在每相邻两根角钢1之间位于其上下两端和正中间部位各垫入一块计12块铁质垫块2,然后把它们焊接成一体,并在各角钢1相对的面与面及各垫块2之间均留有可让细土和减阻剂进入的空隙3。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更:
角钢的根数和外型尺寸可适当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宜宽,未经姜宜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2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