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漏无效
申请号: | 97232788.6 | 申请日: | 199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100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军;刘士俭;王爱武;张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军 |
主分类号: | E03C1/26 | 分类号: | E03C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下水道的地漏。
目前,我国国内所使用地漏一般由母体、扣碗、滤簏三部分组成的,水通过滤簏直接流入到下水道里,由于水直流而下,许多杂物容易随水而下,因而容易造成堵塞,又由于扣碗和母体的连接方式简单,因而根本起不到阻止臭气上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不易堵塞,又能有效防止臭气上窜的地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漏,由母体(1)、滤簏(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体(1)与滤簏(3)之间活动连接一密封盖(2),密封盖(2)的内径下端固定连接一导流管(5),在母体(1)与导流管(5)之间活动连接一U型芯体(4)。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是U型芯体(4)铸造而成,且在其下部每隔120°固定连接一支撑点(6),U型芯体(4)与导流管(5)之间活动连接一滤网(7)。母体(1)、密封盖(2)、滤簏(3)、U型芯体(4)、滤网(7)。亦可利用塑料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增设了U型芯体(4)和滤网(7),因而U型芯体(4)底部形成了一个沉淀区,滤簏(3)没滤住的杂物在此聚集,可以经常清除,有效地防止堵塞。
2、由于U型芯体(4)的作用,其与导流管(5)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水封,再加上密封益(2)的作用,因而能有效的防止臭气上窜。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1、母体2、密封盖3、滤簏4、U型芯体5、导流管6、支撑点7、滤网
实施例:
母体(1)铸造而成,由两个圆柱体组成,上部圆柱体直径为150mm,下部直径为50mm,密封盖(2)呈环形,内径为50mm,外径为160mm,并在内径下端与密封盖(2)一次成形连接导流管(5),导流管(5)直径为50mm,高为70mm,密封盖(2)与导流管(5)一次铸造成形,滤簏(3)铸造而成,直径为50mm,U型芯体(4)铸造而成,上口直径为100mm,高为80mm,并在底部一次铸造上三个支撑点(6),三个支撑点(6)每隔120°有一个,支撑点(6)安放在母体(1)上,用于支撑U型芯体(4),并使U型芯体(4)与密封盖(2)之间有30mm的空隙,与流水筒(5)之间有25mm的空隙,在U型芯体(4)上端与导流管(5)之间活动连接滤网(7),这样更好防止堵塞,滤网(7)套在导流管(5)上端,由U型芯体(4)上口托住。
使用时,将地漏安放在下水道上口上,当污水进入下水道时,先通过滤簏(3)经过导流管(5),进入U型芯体(4)内,此时,先通过滤簏(3)进行一次过滤;随着水流入水位在U型芯体(4)内不断升高,当到达了U型芯体(4)的上口时,现经过滤网(7)二次过滤,然后通过U型芯体(4)与密封盖(2)之间的空隙注入到母体(1)内,进入下水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军,未经刘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2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
- 下一篇:室内空气循环流通净化换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