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杯形口”管组的旋扩模具无效
申请号: | 97232827.0 | 申请日: | 199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904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8 | 分类号: | B21D39/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韩振东 |
地址: | 2661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形口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管组安装的工具改进,尤其是一种“杯形口”管组的旋扩模具,其属于管道加工技术领域。
在空调器的管组加工生产中,铜管之间的连接工艺要求:将对焊的钢管一端扩成“杯形口”,另一根钢管直接插入前管的“杯形口”内,然后,再施铜焊。传统的加工工艺是先将铜管锯成定长,再对扩成“杯形口”。这种工艺不连续,操作麻烦,加工尺寸不标准,不统一,而且加工工时多,工作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直接影响管响连接强度和焊接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合二为一的旋扩模具,使旋扩与倒角一次成型,提高加工精度,达到“杯形口”内径尺寸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而且管口平整光滑,无毛刺,无裂纹的质量标准。该模具的结构要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而且可以调节“杯形口”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了一种“杯形口”管组的旋扩模具,其包括:杯形的旋扩模和倒角刀具,该旋扩模的尾柱垂直固定在扁柱体的座架上底面中心,在座架的圆柱面上铣设有轴向贯通的径向嵌夹槽和内凹的直面角,该夹槽内由定位螺栓夹制固定有倒角刀具的刀杆,该定位螺栓螺纹穿过两互相平行的内凹直角面和该夹槽壁面,进而在该夹槽内顶压紧固住该刀具的刀杆,并确定该刀具的斜峰刃相交于该旋扩槽的旋扩棱面上的位置,该位置以上的旋扩柱高度,即为“杯形口”的深度,该定位螺栓的栓头存留在该直面角内,在座架的下底面中心还垂直设有与旋扩模同轴的夹持柄。
本“杯形口”管组的旋扩模具,所述的旋扩模,其由导向柱,过渡柱,旋扩柱和尾柱组成,其中导向柱的直径≤旋扩细管的内径,过渡柱为径向梯度逐增的圆台柱,旋扩柱为均布在基圆柱面上的2-3条凸弧面形的棱面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旋扩模具,其优点在于:在带有夹持柄的座架上并列垂直设有旋扩模和倒角刀具,并使倒角刀具在径向嵌夹槽中伸出的高度可调再由定位螺栓紧固之,从而实现了“杯形口”深度可调的目的。由于倒角刀具的斜峰刃相交于旋扩柱面上位置点一旦确定,两工具合二为一固定在座架上成为一完整旋扩模具。这样就可在该模具被夹持在车床(钻床)的高速旋转的旋头上时,对紧固在台钳上的管件进行旋扩,当“杯形口”形成时,倒角峰刃正好切削管口上毛刺,使管口平整光滑,无毛刺,无裂纹,一次加工到位,得到附合加工要求的“杯形口”管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如下,如图所示:
图1为“杯形口”管组的旋扩模具结构主视图。
图2为“杯形口”管组的旋扩模具结构俯视图。
制成一架“杯形口”管组的旋扩模具。其包括:杯形的旋扩模1和倒角刀具2。该旋扩模1的尾柱3垂直固定在扁柱体的座架4上底面6中心。在座架4的圆柱面上铣设有轴向贯通的径向嵌夹槽7和内凹的直面角17。该夹槽7内由定位螺栓9夹制固定有倒角刀具2的刀杆11。该定位螺栓9穿过两平行的内凹直角面8和该夹槽7壁面进而在该夹槽7内顶压紧固住与旋扩模1并列垂直的该刀具2的刀杆11,并确定该刀具2的斜峰刃12相交于该旋扩模1的旋扩棱面16上的位置。该位置以上的旋扩柱高度,即为“杯形口”的深度。该定位螺栓9的栓头10存留在该直面角17内。在座架4的下底面13中心还垂直设有旋扩模具同轴的夹持柄5。本旋扩模1其由导向柱14,过渡柱15,旋扩柱16和尾柱3组成,其中旋扩柱16是在其基圆柱面上均布有3条凸弧面形的棱面所构成。本旋扩模具应用于空调器制冷管路的连接安装,效果十分突出,该模具节约了操作工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高质量的安装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2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