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钳无效
申请号: | 97233227.8 | 申请日: | 199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926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忠安 |
主分类号: | B25B13/50 | 分类号: | B25B13/50 |
代理公司: | 威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良悦 |
地址: | 26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管钳。
我们知道,石油、化工行业使用扭扣机拧松和上紧管路时,要将其中一油管固定住,管钳是一必备的工具。目前,普遍使用的管子钳,由活动钳口、调节螺母、钳柄体组成,活动钳口通过调节螺母装在钳柄体的钳套内,转动调节螺母,可使活动钳口在钳柄上伸长或缩短,以此调整钳口大小。这种管子钳体积大,重量重,抗扭强度低,使用时,经常出现断裂,弯曲和螺母、螺纹变形,不能再调节的现象,给工作带来许多的不便。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自紧管子钳,都是内倾式,如专利9222710 9.7公布的管子钳,其由钳头、手柄、销轴组成,手柄上的活动齿内倾,使用时手柄向钳口里侧用力,利用杠杆原理,产生夹紧力,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调整钳口大小的优点,但自锁夹紧性能差,夹紧力无法控制,会出现损害油管的现象,岂今为至还没有外倾式管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调节方便,重量轻,自锁夹紧性能好,抗扭强度高,夹紧力可得到有效控制的新型管钳。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管钳,其设有钳头、钳柄,钳头通过转轴铰连在钳柄前端的槽内,构成相互转动体,其特征在于钳头前端端头内侧装有固定钳齿,钳柄前端设有活动钳齿,活动钳齿外倾,钳头后端设有一挡销。
本实用新型由于钳柄前端设有外倾式活动钳齿,使用时钳柄向钳口外侧用力,外倾式活动钳齿与钳头上的固定钳齿配合,夹持方便,自锁夹紧性能好。本实用新型在钳柄上还设有一滑动定位调节块,其是通过两夹板固定在钳柄侧面的凹槽中,定位调节块底面和钳柄上设有相互咬合的滑齿,定位调节块可沿钳柄两侧的凹槽和滑齿前后移动,使用时,其和钳头后端挡销相互配合,调节夹紧钳口的大小,控制夹紧力的无限产生。本实用新型钳头和钳柄的铰连点可设置多个,如可在钳头和钳柄上设若干个铰连调节孔,也可在钳柄上设置滑槽孔,这样可以扩大管钳钳口大小的调整范围,以满足各种油管的夹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调节方便,抗扭强度高,自锁夹紧性能好,使用范围广,可以防止出现夹紧力过大伤害油管的现象,可广泛地应用在石油、化工行业和扭扣机配合打背使用,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从图1中可看出,一种管钳,其设有钳头2、钳柄9,钳头2呈弧型,其前头内侧设有固定钳齿1,钳柄9前端外缘设有活动钳齿3,活动钳齿3为外倾式凸弧齿。固定钳齿1和钳头2,活动钳齿3与钳柄9均采用槽榫式结合,固定钳齿和活动钳齿可以方便调节更换。使用时,二者相互配合,用以夹紧管件,防止管件滑动。本实用新型钳头2通过转轴11铰连在钳柄前端的槽内,构成相互转动体,转轴11就是钳柄9转动的支承轴。使用时,钳头套住管件,扭扣机转动油管,钳柄9向钳口外侧用力,这样固定钳齿和活动钳齿间就形成了自锁夹紧力和扭矩,油管转动力越大,夹紧力和扭矩就越大,为了防止夹紧力过大伤害油管表面,本实用新型在钳头后端设有一挡销4,钳柄9上设有一滑动定位调节块5。定位调节块5采用斜铁型,其两侧装设有夹板6,夹板6下部设有凸沿,钳柄9上部两侧设有长条型凹槽8,定位调节块5通过夹板6固定在钳柄的凹槽8上,定位调节块5底端和钳柄上分别设有滑齿7,定位调节块5可沿滑齿7和凹槽8前后移动,根据管件直径大小,确定定位调节块5的位置,其与挡销4相互配合,调节钳口大小,挡住钳柄9继续转动,控制夹紧力继续产生。
本实用新型为了扩大钳口大小的调整范围,最大范围满足各种管件的使用,在钳柄9和钳头2上分别设有两个铰连调节孔,这样通过转轴换孔,共可形成四个铰连支承点,用来调节钳口的大小,满足各种管件使用的需要。
本实新型采用了外倾式的钳柄和活动钳齿,其与钳头的固定钳齿配合,自锁夹紧性能高,适用在石油、化工行业配合扭扣机打背使用,比现有的管子钳调节方便,抗扭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钳柄9上装有加长手柄联接螺杆10,在扭矩小,不用打背时,钳柄上加接加长手柄就可以用作手工工具使用,所以本实用新型达到既能作背钳使用,也可做拧松或拧紧管子的手工工具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重量轻,自锁夹紧性能高,抗扭强度大,安全可靠,广泛地适用各种管路的拆装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忠安,未经王忠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3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缸体预热器
- 下一篇:圆管圆棒除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