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能测电笔无效
申请号: | 97233281.2 | 申请日: | 1997-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3065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03 |
发明(设计)人: | 滕洪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洪福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能 测电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验电装置,尤其是由测试触头、塑料外壳及位于外壳的手触电极组成的万能测电笔。
现有测电笔一种是由测试触头、金属弹簧、限流电阻、氖灯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其不足之处是氖灯显示不明显,且只有接触验电一种功能;另一种是液晶数字显示测电笔,其不足之处是当光线强或弱时均看不见所显示的数字;另外,还有本人发明的“多功能测电笔”(专利号:91211565.3)和“万能测电笔”(专利号:95233962.5),这两种测电笔仍存在功能不完善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工作可靠、具有接触验电、近距离感应验电、远距离感应验电、灵敏度可调、检验线路通断、声、光双重显示的多功能测电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测试触头(T)相接,负极经电阻(R1)与三极管(BG1)的基极(b)、电阻(R2)的一端相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e)与三极管(BG2)的基极(b)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的发射极(e)、分档开关(K)的静触点(1)相接,分档开关(K)的动触点(2)接电源(E)的负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c)与三极管(BG2)的集电极(C)、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相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电源(E)的正极相接,二极管(D1)的负极经电阻(R3)与二极管(D2)的负极、集成电路(IC1)的1脚相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分档开关(K)的静触点(3)、二极管(D3)的负极相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负极相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分档开关(K)静触点(3′)、静触点(4)、集成电路(IC)的7脚、三极管(BG3)的发射极(e)、三极管(BG5)的发射极(e)相接,集成电路(IC)的14脚与电源(E)正极相接,集成电路(IC1)的2脚与电阻(R4)的一端、三极管(BG3)的基极(b)相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位器(W)的一端相接,电位器(W)的另一端及可调端与电源(E)的正极相接,三极管(BG3)的集电极(c)与电阻(R5)的一端、集成电路(IC)的3脚相接,集成电路(IC)的4、5脚与电阻(R6)的一端相接,集成电路(IC)的6脚与电容器(C)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相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器(C)的另一端相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4)的基极(b)相接,三极管BG4的发射极(e)与三极管(BG5)的基极(b)相接,三极管(BG4)的集电极(c)与三极管(BG5)的集电极(c)、发光二极管(LED2)负极、蜂鸣器(FM)的负极相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蜂鸣器(FM)的正极及位于塑料外壳上的手触电极(N)与电源(E)的正极相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接触验电电路、近距离感应验电电路、远距离感应验电电路、灵敏度调整电路、振荡放大电路、自检电路,所以可对电器设备接触验电,对线路的通断进行检验、对带电设备近、远距离感应验电,并能对感应验电的灵敏度进行调整和声、光双重显示,具有体积小、功能多、工作可靠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记:电阻(R1)、(R2)、(R3)、(R4)、(R5)、(R6)、(R7)、电容器(C)、二极管(D1)、(D2)、(D3)、(D4)、三极管(BG1)、(BG2)、(BG3)、(BG4)、(BG5)、发光二极管(LED1)、(LED2)、蜂鸣器(FM)、集成电路(IC)、分档开关(K)、测试触点(T)、手触电极(N)、电源(E)、电位器(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洪福,未经滕洪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3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